【摘要】
本文研究区为广东省地震高烈度区(7~8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最大地震为1918年南澳7.3级地震。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对研究区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中强地震前,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发生有序变化,主要是北西向“巴士系”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增强。
并逐步贯通整个条带,往往中强地震从该带的南端开始活动,逐步向北迁移,引发海峡内至粤东闽南地区陆地... 展开>>本文研究区为广东省地震高烈度区(7~8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最大地震为1918年南澳7.3级地震。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对研究区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中强地震前,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发生有序变化,主要是北西向“巴士系”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增强。
并逐步贯通整个条带,往往中强地震从该带的南端开始活动,逐步向北迁移,引发海峡内至粤东闽南地区陆地发生较强地震;另外,中强地震前有地震围空及发震前地震活动平静现象,这种现象通过地震活动空间图象、地震非均匀度、集中度和危险度等分析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来。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部分区域小地震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域内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