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本文收集了研究区内GPS台站的分布情况,以及前人在此区域利用不同期次GPS观测数据获得的速度场。然后选取了研究区资料比较完整,且处理的方法成熟、结果相对可靠的CMONOC-I和CMONOC-II的1998-2013年速度场资料。大凉...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会议论文] 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4
本文构建走滑和逆冲两种基本类型的地震,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系统的分析了介质的分层结构和横向差异对同震地表位移和位错模型反演的影响。然后,计算了流变结构的横向差异对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最后,本文计...
[会议论文] 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4
随着观测资料的增加和观测精度的提高,利用大地测量资料获取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回顾地震位错模型的基本理论和算法,然后介绍基于大地测量资料反演位错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最...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2011
在仅利用陆地GPS资料反演的基础上,本文又采用陆地和海底测量观测资料联合反演了仙台地震的同震位错模型,并对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联合反演的结果相对于仅利用陆地GPS资料反演的结果可能更真实地反映...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 2009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2010
1.引言随着观测资料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基于大地测量技术的同震和震后形变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对地震形变的理论研究在最近几十年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Okada在总结了前人的基础上推导了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 2009
1.研究背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为地壳运动监测提供了条件,而基于大地测量观测的震后形变研究则为进一步了解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提供了重要手段.基于不同的物理假设,粘弹性松弛、震后余滑和孔隙流体调整等机制都能部...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 - 2007
1.研究意义蒙古-贝加尔地区地处青藏高原造山带和稳定西伯利亚地台所夹持的亚洲构造域北端,北邻西伯利亚地台,南接中国大陆,是全球大陆最活跃的构造区之一.GPS 研究显示,该区吸收了约15%的由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