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6
天宫山正长花岗岩体西南部位样品中LA-ICP-MS U-Pb法获得了印支期年龄(年龄数据暂未发表),这与前人K-Ar法所得燕山期年龄有较大差别,镜下观察发现,岩石中长石具轻微蚀变现象,见显微文象结构,锆石晶体具典型的振荡...
[会议论文] 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6
花岗岩作为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壳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丰富信息,并与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福建龙岩地区出露较多的中生代花岗岩,尤其是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永福岩体K-Ar同位素年龄为126Ma,它的年龄的...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研究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麻只贝村,出露奥陶系罗峰溪群浅变质岩,发育北北东及北东向两组断裂,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分别发育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岩体中穿插大量晚期酸性岩脉.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与中甲铁锡多金属矿床极为...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马坑式铁矿是闽西南晚古生代凹陷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铁矿类型.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火山)沉积成因和接触交代后生成因两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沉积-改造"这一观点.但铁质的来源、...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2013
本文通过对太湖东岸SZ03孔古植被孢粉组合特征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本区更新世早期气候表现为暖湿-暖相对湿-冷干的过程;更新世中期气候环境开始出现显著的波动,经历了相对冷干(IV-ii亚带)-冷湿(IV-ii亚带)-较暖...
[会议论文] 第五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1
本文从成矿地质的背景,地质构造等方面对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东段的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进行研究,旨在为找矿及矿床深入研究提供现实意义。
[会议论文] 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0
@@朱诺斑岩型铜矿床位于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中段的西部。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具有十分优越的成矿条件(李德威,1993),通过对矿区蚀变分带、物化探等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标志的研究,揭示了朱诺斑岩型铜矿床具有深部及外围的找...
[会议论文] 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3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2013
第四纪全球性气候出现周期性冷暖变化,导致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它直接影响生物的演化、海面的升降和古地理的变迁以及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第四纪地层划分除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等常用方法外,还需综合应用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