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态、吸附态等形式存在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并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及其他非烃气体.页岩气成因复杂,包括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及二者的混合成因气.根据2012年国土资源部的全...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通过分析低分子质量的热解产物,瞬时热解(PY)结合气相色谱分析(GC)和质谱分析经常被用于阐明地质大分子(如干酪根、煤、沥青质和腐殖酸)的结构.大多数前人的工作只关注C6+热解产物;由于在有效地分离C6+产物的同时分离C...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键合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数据,尝试探讨大分子结构的保护对键合态生物标志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指出由于地质大分子结构的保护,键合态生物标志物的前驱物的热演化过程与其游离态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2013
本研究选取一个低熟的II型干酪根。通过黄金管封闭体系与Py-GC开放体系热解相结合来对干酪根的裂解生气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开放体系下计算得到的生成C1的活化能也比封闭体系下的要低得多,这与封闭体系下大...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当前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研究主要分为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两类,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封闭(半开放)体系。本研究通过黄金管封闭体系与Py-GC开放体系热解相结合来研究干酩根的裂解生气过程。本研究成果对于深入了解烃源岩的生...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南盘江坳陷位于广西西部和贵州南部,分布着众多的二叠系古油藏,贵州紫云、望谟、册亨、广西隆林一带的二叠系古油藏为其代表。本区烃源岩及古油藏中的沥青的演化程度均达到过成熟阶段,固体沥青等效Ro普遍达到2%以上...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本文尝试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对模拟实验残渣,即地质大分子的结构进行检测,通过结构随着演化程度的不断变化,演变为一种能够标定成熟度变化的方法,以期对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本研究通过人工熟化热模拟将低演化的干酪根样品和沥青样品熟化到不同的热演化程度,然后对三元溶剂抽提干净后的干酪根(固体沥青)残渣粉末进行催化加氢热解以评估该方法从具有不同演化程度的干酪根(固体沥青)获取分子...
[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1
运用催化加氢热解法处理川东北地区的高演化固体沥青能得到足量并且生物标志物代表性好的可溶有机质供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将释放的键合生物标志物特征同其释放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特征相结合,可以用于研究高演化储层固...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本研究完成了高压封闭体系下原油热裂解模拟实验,从气态烃组分及产率变化、焦沥青的生成等方面探讨了原油裂解生气特征,并结合川东北飞仙关组的埋藏史、古地温史、构造演化等地质因素,将实验结果外推至地质条件下,...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2011
本文以南丹大厂D21和望谟岜赖P2两个古油藏为研究对象,运用催化加氢热解法,对比了固体沥青的来源。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2011
本研究试图通过在线Py-GC分析技术研究聚苯乙烯热解特征,来探讨能否将聚苯乙烯作为干酪根在Py-GC系统中裂解成气的定量内标。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9
南盘江盆地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南盘江流域,这一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喜山期多次构造运动,存在中下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四套烃源岩。其中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在罗甸纳水地区出露...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9
凯里地区是扬子区著名的下古生界油气显示分布区。该区下古生界残余油藏的油源尚存争议,烃源岩争论主要集中在下寒武统九门冲组、二叠系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等层位。本文通过对凯里凯棠残余油苗、凯里下寒武统九门冲组...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9
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沥青质通常被认为是非常稳定的。本研究分析了沥青质和胶质的元素组成、碳氮同位素值,通过FT-IR研究T含氧官能团的变化,通过Rock-Eval以不同升温速率热解研究了沥青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运用Py-...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9
内蒙古图牧吉地区油砂资源丰富,油砂含油率高。对扎赉特旗地区油砂基本性质作了沥青地球化学表征和矿物成分分析,发现沥青中生物标志物以丰富的藿烷类、重排藿烷类为特征。本文对内蒙古扎赉特旗油砂沥青中藿烷类化合...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7
在后期改造较严重的油藏中,由于受到油藏次生蚀变作用的影响,原油中的饱和烃组分遭受严重破坏,相关有机地球化学信息难以获得,这使得石油地球化学家将视线转向最不易发生蚀变的原油组分——沥青质。本研究采用H2O2...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7
本文分析了生物降解作用对沥青质性质的影响。众多的研究表明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是一个选择性消耗小分子的饱和烃组分以及芳烃组分的过程。许学者认为,沥青质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几乎不受到影响,而有学者则认为细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