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本文综合了武汉市酸雨监测网络近二十年的数据,分析评价了武汉市酸雨污染的现状、季节特征和年度变化趋势,并根据武汉市酸雨监测网络的现状,从监测技术、网络管理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会议论文]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3
通过对山东近20年酸雨观测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近20年来山东酸雨具有以下特点:1.酸雨覆盖全省大部,东部沿海重于西部内陆.2.酸雨阶段性变化明显,近4年呈减缓趋势;酸雨频率变化不大,在55%左右摆动.3.酸雨季节变化...
[会议论文]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3
2012年,北京市观象台酸雨年降水量为733.1mm,累计酸雨观测46次,观测到酸雨22次,酸雨发生频率为47.8%,其中强酸雨发生频率为10.9%,弱酸雨发生频率为37%.酸雨年均pH 值为4.30,年均电导率K 值为51.0μS/cm、与2011年相...
[会议论文]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2
本文通过对2001-2009 年苏州市酸雨监测资料的分析,试图揭示苏州市区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酸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所用的资料为苏州市环境监测站位于苏州市科委、环境监测站和上方山三站点的酸雨监测资料。降水样本总数为...
[会议论文]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2
酸雨,是因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酸雨观测在我站已经开展5 年了(所谓的酸雨是指pH 值小于5.60 的大气降水)....
[会议论文] 第六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 2011
根据南通气象部门所设的三个酸雨观测站(南通、吕泗、如皋)2007年4月-2010年2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及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酸雨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通地区三个站的年酸雨总...
[会议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 2006
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自主研发的大中型火电海水法脱硫技术,经"十五"期间大规模工程运行考核,在我国首次清洁煤计划示范工程和首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应用成功,证实其高效而超低成本、...
[会议论文]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2006
本文利用1992~2005年站邵武市的探空、降水量和酸雨资料来分析邵武市不同气象条件对降水酸度、酸雨出现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对降水酸度、酸雨出现率有明显影响.(2)逆温层对酸雨的影响也很明显,逆温特征...
[会议论文] 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
通过对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沈阳市各农村点位2005年的每一场降雨样品进行各阴阳离子浓度的测定,验证了用离子色谱测定酸雨样品中各阴阳离子浓度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掌握沈阳市酸雨污染情况提供依据.
[会议论文] 全国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研讨会 - 2003
本文概略分析了我国酸雨形成的机理、现状及其前体物污染的状况.从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的角度,指出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已成为酸雨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会议论文] 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 2000
[会议论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4
本文利用三门峡国家基本气象站2007-20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三门峡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2007-2013年三门峡市酸雨发生频率呈...
[会议论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4
本文统计了浙江省13个气象酸雨监测站,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酸雨监测资料,得到近6a浙江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1)6a平均降水pH值为4.11,年平均降水pH值在3.68~4.57之间.除浙西南地区及浙北的湖州、杭州为弱酸雨区,其它...
[会议论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4
通过对咸宁市三个酸雨监测站和武汉站2008-2012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宁和武汉的降水PH值、K值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及咸宁与武汉酸雨差异的可能性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和武汉酸雨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在一...
[会议论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4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得出,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
[会议论文]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
根据临沂市气象观测站2003年-2013年11年间617次酸雨观测资料,计算和分析了临沂降水PH值、酸雨频率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了酸雨与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临沂市11年问酸雨平均PH值为4.84,酸雨频率为...
[会议论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4
本文利用大连市酸雨观测站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酸雨观测数据及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6年来酸雨的变化情况及与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其结果表明:大连市基本处于弱酸雨区,其发生的频率为43.34%,1月的平均pH值最高...
[会议论文]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
本文以东川酸雨污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酸雨成分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东川区酸雨控制的对策措施.通过对东川酸雨污染的水平、变化特征、污染趋势、酸雨组成、权重、气象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川地区存在不同...
[会议论文]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3
通过对山东近20年酸雨观测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近20年来山东酸雨具有以下特点:1.酸雨覆盖全省大部,东部沿海重于西部内陆.2.酸雨阶段性变化明显,近4年呈减缓趋势;酸雨频率变化不大,在55%左右摆动.3.酸雨季节变化明显,冬...
[会议论文]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3
2012年,北京市观象台酸雨年降水量为733.1mm,累计酸雨观测46次,观测到酸雨22次,酸雨发生频率为47.8%,其中强酸雨发生频率为10.9%,弱酸雨发生频率为37%.酸雨年均pH 值为4.30,年均电导率K 值为51.0μS/cm、与2011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