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衰减性质的研究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震台站(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包含了地震震源效应、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效应、台站场地响应及仪器响应.在使用地震波资料研究震源性质时,必须要扣除地震波传播路径效应、...
同震效应、震后效应是地下水异常变化的显著特征. 通过多年预报研究、实践, 依据1982年以来的观测资料, 分析同震效应、震后效应的机理、特征, 提出震后效应的单井、密集、条带、迁移等空间分布, 可对老震区余震、外围...
基于地球化学、测井和沉积相等资料开展了渤中凹陷的优质烃源岩分析.结合区域地震解释,对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进行了刻画,并探讨了气候、构造作用下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受气候控制的咸化环境与受构造...
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富油、也最富气的凹陷,凹陷位于渤海海域中部,面积近9 000 km2,新生界厚度最大超过10km,是渤海湾盆地面积最大、厚度最大的凹陷.渤中凹陷经历了古近纪断陷和新近纪区域拗陷两大阶段.古近纪断陷期...
主实验采用内径7cm、高75cm的耐压玻璃筒,分15段填入粒径为0.05~4mm的白色等径石英砂,构成向上逐渐变粗的递变"砂柱",注入染成红色的水,石英砂柱分别与测压管相连.从玻璃筒底部向上注气,模拟注入的气体"活塞式"向上排...
裂缝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对基质岩心进行造缝,对比了造缝前后的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差别:造缝后油水相对...
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对震源机制参数进行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地震断层类型和云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走滑型地震占绝大多数,比例为80%,正断型和正走...
典型根缘气的成藏服从活塞式运聚原理,气水之间的整体推移式排驱作用在机理上产生高异常地层压力.在致密的储层条件下,根缘气藏中的天然气渗流受阻,当地层发生抬升或沉降运动时,地层压力的调整需要较之常规储层气藏更长...
渤海渤中凹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决定了湖相碳酸盐岩是其中深层重要的储层类型.综合运用地震、钻测井、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渤中凹陷湖相碳酸盐岩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湖相碳酸盐岩发育模式,在此基础...
渤海湾盆地海域断陷湖盆歧口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及原油样品中,检测出丰富的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C30TPP)具有两个异构体,能有效地区分渤海湾盆地海域歧口凹陷沙三段(Es3)烃源岩和沙一段(Es1)烃...
渤海海域埕岛油田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充足的油源是油气聚集的前提;宏观上,构造背景和距生烃中心距离决定油气聚集的区带,断层的活动性、断距和盖层厚度的关系决定油气聚集的最浅层系,储盖组合决定油气...
[期刊论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10期
利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精确模拟计算和分析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实际蒸散发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当前流域蒸散发研究的一个前沿与难点问题.本文基于点尺度蒸散发观测试验与机理研究, 对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lin...
对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
对中全国范围内200余次5级以上震例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是地震伤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无人区,在北京时间00~06点这一时段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要比发生在其它时段的伤亡人数多得...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565次小震的精确定位结果.根据小震丛集性原则,求解发震断层参数的数学模型,运用模拟退火全局搜索和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震发震断层面...
以渤海渤东、庙西凹陷为例,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从地层分布、控凹断层活动性以及沉积、沉降中心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东部的构造迁移特征,探讨了构造迁移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渤东、庙西凹陷不同时期的地层...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年2期
从天然气成因机理和成藏机理两个方面对天然气类型进行划分,天然气成因机理分为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天然气成藏机理分为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根缘气(深盆气)、常规气以及气体水合物等.在天然气分类基础上,认为...
利用云南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强震活动资料,通过深入分析强震活动间隔时间的特点,建立了强震活动的时间预测方程tf=a+bβα.根据云南地区M≥6地震的数据,分时段、分区域拟合了时间预测方程.以该方程式模拟公元1500~2008年...
采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78个M≥3.0地震的S波资料,运用Moya方法反演了其中22个子台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在1~15 Hz范围内,22个子台的场地响应都与频率相关,其中3个台的场地响应接近1、平稳变化;11个台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