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了自动化钻井的理论与优点并重点介绍了自动化钻井的10项主要技术.建议21世纪初期重点发展复杂结构井的产业化技术、钻井信息技术、绿色钻井液及其精细化学品、深井超深井技术、现代平衡钻井技术、油气层保护技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空间压缩技术的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小波变换将待反演的空间域模型参数映射到小波域进行反演,获得小波域更新模型后再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空间域...
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的集中供给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岩浆扩张段(NVR)与相邻的非转换断层不连续带(NTD)地壳结构的差异,而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离轴与沿轴地壳结构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揭示岩浆集中供给的时空分布特...
阿尔奇年代的储层孔隙结构简单,岩石孔隙可以被实验电解质完全充填,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认识更加深入.发现岩石孔隙不仅有有效孔隙,也有无效孔隙.不仅有效孔隙导电,无效孔隙也导电,...
根据高分辨率重、磁测网数据的分析,结合多波束海底地貌的构造解释,南海海盆新生代经历了两期不同动力特征的海底扩张,25 Ma的沉积-构造事件是其重要分界.早期扩张从约33.5 Ma开始至25 Ma停止,在东部海盆南、北两侧和西...
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是认识南海形成演化模式的基础.海底地震仪(OBS)二维与三维深地震探测技术是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OBS三维探测结果揭示:西南次海盆横跨残留扩张脊两侧洋壳不对称增生的速度结构特征;东部...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
对于赣东北地区东乡铜矿床的成因机制,一直存在着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成因争议,获得精确的成矿年龄是解决这一成因争议的关键.利用LA-ICP-MS技术对矿区中与矿体伴生的花岗闪长斑岩进...
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16,0.32,0.66,1.16,2.16,4.16μmol/L)对培养基中铜绿微囊藻120h内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3个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Cu2+在灭藻时易复发的问题做出了一定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体系...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年4期
光纤传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布式监测技术,这种方法在边坡工程监测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提出一种通过监测坡体应变分布来实现边坡稳定性评估的新方法,通过一组边坡模型试验,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7期
采用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通过分析极限承载力与锚杆长度的关系,推导了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解析算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摩阻力分布、极限锚固力与锚固长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当锚固长度小于工程临界锚固长度时,...
本文总结了渐进式扩张洋中脊和渐进式演化海盆的全球空间分布,并将西南次海盆与典型渐进式演化的亚丁湾加以比对,通过对海盆扩张中心的起源、扩张中心分段特征、火山活动、磁异常特征等的比较,为西南次海盆的演化提供新...
利用动力时程法对盾构隧道进行抗震分析时,计算时间长,工作量大,土体本构以及阻尼的选择困难,不利于工程设计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借鉴地上结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的思想,并结合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主要由周围土体的...
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gl对近百年气温变化的模拟,讨论了自然变率和人为因素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自...
介绍了三角剪切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对川东大池干构造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译及应变分析.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与地震资料中所观察到的构造几何形态基本相符,表明大池干构造是典型的三角剪切构造.利用模拟结果...
我国多数油田采油污水的处理工艺是以传统的"老三套"工艺(混凝-沉降-过滤)为基础的初级处理技术,主要去除对象是以浮油、分散油形式存在的石油类和悬浮固体物质.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以去除以乳化油、有机物和降低水...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6期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导出了1组确定锚杆p - s曲线的解析算式,并由此提出了锚杆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理论与实测p - s曲线符合良好,理论承载力计算公式也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其关键是如何控制硝化过程中影响HNO2积累的因素.分析影响HNO2积累因素,包括温度、游离氨、pH值、溶解氧、有害物质和泥龄,探...
离散元模拟是一种新的动力学模拟方法,它可以提供模型内部肉眼不能辨别的微小形变信息,生动的给出构造形变的几何特征与动力学过程,是我们深入了解地质构造形成演化历史、理解岩石变形机制、准确解译地震数据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