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SE角闪岩相...
大巴山是NWW-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
5月16-24日对川西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发震断裂地带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测量,获得了宝贵的地表变形和同震位移最数据资料,证实汶川地震属于逆冲断裂型地震,主破裂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发育,前山地区滑灌县-安县断裂也有地...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部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部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部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3期
燕山期造山事件广泛影响东亚地区的构造演化,其启动时间与构造变形样式还存在较多的争议.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吕梁山地区,处在华北平原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是吕梁山-太行山内部NE-SW走向的向斜...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年1期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Ar/39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
太行山北部地区处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交汇处,其侏罗纪—白垩纪叠加盆地发育过程记录了东西向盆地向北东向盆地转化过程,对刻画华北晚中生代陆内变形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行山北部草沟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