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2001年沙尘暴期间兰州与靠近沙尘源区的武威的沙尘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并运用对数正态分布规律拟合了沙尘粒径的分布.通过对比武威、皋兰和兰州沙尘暴期间沙尘浓度的变化以及武威与兰州的沙尘粒径分布特征,揭示了...
通过对兰州地区春季大气背景、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的大气采样,得到了不同天气状况下大气气溶胶的浓度、PM10的粒径分布及大气气溶胶的分布规律.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模式模拟了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硫沉降.模式中详细考虑了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降过程对SO2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的影响.通...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预测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和最热门的前沿科学问题, 也是了解气候变化机理的基础.为此,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冬季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及太阳辐射的监测, 对该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
采用DFG-1型五段分级采样装置及冷蒸汽原子荧光法,对北京市冬、春、夏和秋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分别为≤1.1μm,1.1-2.0μm,2.0-3.3μm,3.3-7.0μm和≥7.0μm)中的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汞的浓度在0.6...
边界层高度是影响大气边界层发展和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因子,是环境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地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边界层高度进行探测分析,采用小波协方差方法反演边界层高度,评估了该方法的...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
研究了北京大气颗粒物PM2.5,PM10及降雪中的汞.结果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PM2.5中汞的浓度为0.24-1.79ng·m-3,PM10中汞的浓度为0.38-3.02ng·m-3,冬季PM2.5和PM10中汞的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汞均以细...
利用2008-2010年北京地区3.5 km高空内飞机探测的气溶胶(粒径范围为0.10 ~3.00 μm)数据,分析了该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气溶胶浓度(以数浓度计,下同)均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1.5 km以上高空的气溶胶浓度...
利用2007~2010年北京地区3500m高空内飞机探测的大气污染物(NOx、SO2、CO和O3)数据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4~11月期间,NOx、SO2和CO月均值有比较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规律,NOx、SO2和CO月均值随高度增加而减...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1期
为了研究环首都圈京津冀晋4省市霾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使用京津冀晋长期气象资料和高分辨率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环首都圈霾和雾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与使用矢量和算法分析典型个例气流停滞...
[期刊论文] 《科学通报》2013年13期
通过分析雾和霾与气溶胶的联系、维持机制、污染物构成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指出我国现今雾-霾问题的主因是严重的气溶胶污染,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二次气溶胶(通常占我国小于10μm气溶胶质量...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2012年12期
利用2007~2010年北京地区上空(0~3.5 km)飞机探测的臭氧(O3)及氮氧化物(NO、NO2)等数据资料,分析O3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O3月平均体积分数随高度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随高度增加,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 》2012年12期
利用2007~2010年北京地区上空(0~3.5 km)飞机探测的臭氧(O3)及氮氧化物(NO、NO2)等数据资料,分析O3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O3月平均体积分数随高度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随高度增加,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稳定...
[期刊论文] 《高原气象》2009年1期
利用CMAQ-HG(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MERCURY)模式模拟了我国燃煤排放的大气汞在我国区域的沉降分布状况,其中气象模式为MM5.模式中包括了三种价态汞(气态元素汞(GEM)、气态活性汞(RGM)和颗粒汞(PHG))的气...
[期刊论文] 《气象》2008年S1期
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北京市西南和东北两块降水云系不断发展加强,根据当天北京地区的风向,对可能影响鸟巢的西南云系进行了消(减)雨作业.文章分析了作业区云体和非作业区云体的发展、演变、以及降水的情况.结果显示过量Ag...
[期刊论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4期
运用色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月份降尘的组成.计算结果与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的较一致,说明这种方法用于分析降尘的成分是可行的.与元素分析方法相比较,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计算不同月份降尘的组成,而元素分析法只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