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年8期
磷对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作用属于植物营养和重金属污染生态研究的前沿.污染土壤中施入磷是否能够降低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除了与重金属离子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含磷化合物的性质及土壤环境条件有关.在分析中...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为研究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2016—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实验处理:习惯处理(CK)、CK+有机土壤改良剂(M)、CK+复合土壤改良剂(G)、CK+有机土壤改良...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为实现我国典型黑土区玉米秸秆有效还田与协同提高肥料氮素养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东北黑土区春玉米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在4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基础上,利用15N示踪技术结合淹水培养试验,研究秸秆和秸秆炭对土壤肥力与...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年1期
无害化污泥堆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并经无害化处理最终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土地利用标准的堆肥产品(以下简称为污泥堆肥).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上为研...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12期
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沙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5年3年5季田间定位试验,选用经过无害化处理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商业化污泥和钼尾矿产品,研究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施用对我国典型沙化潮土土壤质量指标的影...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年9期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回归方程拟合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关中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中镉(Cd)的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速效磷含量(AP)、有机质含量(OM)和pH值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年5期
合理施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泥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的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的无害化污泥对华北沙化潮土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年6期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彗星实验,在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毒理学机制.电镜分析结果表明BS...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年12期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农民习惯施氮量(N1,尿素,纯氮1 0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N2、尿素,纯氮700 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N3,尿素,纯...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年5期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与除草剂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生物学影响.Cd2+的浓度分别为0、5、10、50、300 mg·L-1,BSM的浓度分别为0、0.1、0.2...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年12期
农药、重金属已成为当今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污染物质,国内外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卓有建树的研究,特别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通过就农药和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酶活性和植物的生理生...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年10期
农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已不再是单一污染的理想状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较为突出,尽管总体研究还较薄弱,但也逐步...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年4期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当前普遍栽种的两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和中杂106号为指示植物,研究了当地施用较典型的杀虫剂吡虫啉和杀菌剂多菌灵单施及同时施用对番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在0~0.0...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缓/控释肥料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缓释肥料包膜材料纳米-亚微米级水溶性聚合物,即纳米级聚乙烯醇混聚物(CF2)、纳米-亚微米级高蛉土-聚...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2期
利用109Cd2+示踪技术,以水稻为指示植物,根据苄嘧磺隆的商业推荐施用量200~400 g·hm-2,研究了苄嘧磺隆施用量分别为0、200、300、400和600 g·hm-2时,对重金属元素Cd的生物有效性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对109Cd2+的吸收...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年12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不同施氮模式:农民习惯施肥(N-farmer)、减施化肥氮26%(74%N-farmer)、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74%N-farmer+S)、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74%N-farmer+S...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年5期
采用液相化学方法,微乳化、高剪切和非均相混聚技术,以风化煤和废弃塑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集提供养分、固沙保水、改良土壤、修复荒漠化土壤作用于一体的3种多功能固沙保水剂,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一组固沙保水剂.结果表...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年5期
针对缓/控释肥料包裹材料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对几种水溶性聚合材料生物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纳米-亚微米级聚乙醇混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混聚物在第4周最先开始降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聚...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年12期
土壤污染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而且正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被重点研究,大量与金属阳离子吸收、分布和解毒相关的通道蛋白、螯合剂以及伴侣蛋白的编码基因被发现和克隆;而土壤的农...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3期
模拟土壤环境,采用109Cd2+和65Zn2+核素双标记示踪技术,以玉米为指示植物研究了P、Cd、Zn间的交互作用,P的浓度设计为0.25(CK)、0.6、3.0 mmol·L-1,Cd的浓度为6.5×10-3 mmol·L-1;Zn的浓度为0.1 mmol·L-1.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