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度基准作为海洋深度起算的垂直基准,对海洋大地测量、海洋物理调查等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的海洋深度基准面存在离散、非连续等缺陷,本文开展了基于潮波运动三维数值模拟的海洋连续深度基准面构建方法研...
介绍并分析了多波束系统的现状,阐述了系统的发展趋势.认为系统的研制基本成熟,未来的研究重点将倾向于数据处理和应用研究,最后也探讨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剖析了影响海底控制网定位精度的几个问题,认为海洋声速短时变化大且规律性不强,构建声速场模型是削弱声速代表性误差的有效途径.声速对测距定位影响还与波束入射角和深度相关,影响显著,不容忽视;在声速稳定水域,利用入...
针对目前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patch test方法、基于去耦性原理确定多波束系统安装偏差因理论不完善带来的实施复杂、计算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波束系统安装偏差整体校准新方法.首先将地形转换为图像;再利用相关条带...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差的声速剖面自适应简化方法.首先,研究了不同声速剖面之间面积差与声线跟踪误差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关系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跟踪精度约束的声速剖面简化方法和流程;最后,对该方法开展了试验验证,...
针对传统CUBE(combined uncertainty bathymetry estimation )算法在水下边坡乱石区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中表现出的水深估计不准确、地形特征模糊和粗差剔除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乱石区测深数据特点,提出二次CUBE滤波算法...
为解决传统海底控制网点绝对坐标确定费时费力、垂直解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波浪影响和深度约束的水下控制网点绝对坐标精确确定方法.首先,开展了波浪影响研究,提出水下控制网点间高差确定方法以及利用该高差和...
简要回顾了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船基声呐、机载激光、海岸带一体化测量海底地形技术及3种反演海底地形技术,呈现了海底地形的立体、高效、高精度、高分辨率获取现状.并展望了海底地形测量发展趋势,认...
针对现有的侧扫声呐图像分割方法存在分割准确率不高和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性集合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侧扫声呐图像阈值分割方法?通过基于中性集合计算图像灰度共生矩阵,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精细纹理的表达...
针对多波束后向散射数据的角度响应(AR)影响显著而现有角度响应模型在复杂底质环境下不完善导致多波束声呐图像质量偏低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角度响应模型和改正方法。首先通过对多次声呐脉冲(Pi ng)数据平均获得角...
在借鉴传统验潮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GPS进行水位、姿态测量,并用姿态参数修正水位观测值的GPS水位测量方法,它克服了传统验潮方法在远离海岸或偏僻水域不能进行验潮的缺陷,也克服了传统GPS水位测量只能使用...
基于现有的测量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测量仪器的选择是水下地形测量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选型时既要考虑精度,又要兼顾其他方面;RTK工作方式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可使岸...
本文利用灰度纹理共生矩阵和两个分维数作为特征矢量,采用遗传算法训练BP网络,进行海底底质监督分类.以海底侧扫声纳图像为例,通过实测数据验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基于多面函数,研究了局域海洋地磁场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建模中数据质量的控制问题、适用于地磁场建模的核函数的选择问题、平滑因子的选择以及建模数据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地磁数据变化剧烈的特点和多...
研究了利用勒让德多项式构建局部海域地磁正常场模型的方法,给出了一种趋势面地磁数据滤波方法和模型截止阶数的确定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参与建模的地磁总强度数据的代表性和密度对地磁正常场模型精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
由于现有的交互式滤波和自动滤波不能满足大区域、高密度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的需要,为此,本文给出了易于改善自动化滤波的趋势面法和基于抗差M估计的选权迭代加权平均法.前者适合于显著粗差的探测,对小粗差不敏感;后者...
本文对现有的7种声速经验公式,根据其不同的适用范围,不同的水文环境,计算出各自不同的声速和声速变率,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适合不同水层的最优声速公式,该结论在浅水区被验证是正确的.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年2期
为了用位理论对局域地磁场模型进行分析,对地磁数据的质量控制、数据的代表性、模型截止阶数的选择以及边界效应的影响等建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区建模的思想,并应用于某海域的地磁场建模中.矩谐分析方法...
根据水上和水下环境的区别,系统论述了各种海洋定位导航技术及组合定位导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它们的应用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