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是辽西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义县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 相容元素(Cr、Co、Ni、V等)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等)相对富集, 高场强...
义县组为辽西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义县火山旋回分为 4个亚旋回.含珍稀化石的湖相沉积层与第二亚旋回火山岩伴生.运用激光微区 40Ar/39Ar法、常规 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法和 K- Ar法,对义县旋回火山岩进行...
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数据进行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其上部层位中酸性组分增多.其高的Mg#值和埃达克质特征并不是原始岩浆本身的性质,不能作为下地壳拆沉作用的...
为了示踪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西南陡坡带扇三角洲源汇体系,对其东三段层序(Ed3)的6个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西部扇体(C6-4-4井)富含白垩纪(K)锆石并具有110 Ma峰值,母岩以白垩系义县组火成岩为主;中部(C6...
中国东部高原的界线主要是依据埃达克岩的分布确定的.现已知道,高原最北部的中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分布在辽西-冀北-内蒙古南部一带.该区可靠的埃达克岩仅发育在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的早期(如132±5Ma的安家营子花岗岩).现有...
在四合屯-后燕子沟火山岩区的工作,确定了火山机构的组合、分布及其类型.并将本区的火山作用划分为4个亚旋回.亚旋回Ⅰ的下部为凝灰质胶结复成分细砾岩,上部聚斑状橄榄玄武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亚旋回Ⅱ的下部为凝灰质...
辽西北票、义县两地区的义县组层位对比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两地区义县组典型剖面区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北票四合屯地区含鸟珍稀化石层位--尖山沟层及以下层位的义县组与义县地区义县...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城地区义县组有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义县地区广义的义县组可解体为王家屯组(暂命名)和义县组;分属王家屯和义县火山旋回,前者为偏酸、偏碱性,后者主体为中基性、末期为中酸性火山岩系,并广泛发育潜火山岩相的玄武玢岩、安山玢岩和火山集块角砾熔岩筒.该区...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年3期
辽宁北票地区义县组是一套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主要由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陆相沉积岩构成.依据火山活动的规律性,将本区义县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自下而上分别为:一段:底砾岩、基性-中基性火山岩段;二段:...
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是否存在及其与义县组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研究表明,凌源地区不仅存在张家口组,而且其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它们是不同构造层的产物;义县组的底部层位即为大王杖子层(尖山沟...
辽西义县组顶部层位为义县组金刚山层之上的黄花山角砾岩层或流纹岩(二者为同时异相).通过对该流纹岩样品中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18.9±1.4)Ma~(119.8±1.9)Ma.通过Ar-Ar方法测年,测得了黄...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对于沉积环境的重塑及物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义县组泥岩样品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泥岩样品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地区属于宁城-捣格朗营子火山喷发带北段.通过实测剖面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确定敖汉旗地区中生界以火山岩为主的地层为义县组,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性段:一段由复成分砾岩和含砾粗砂组成,二段由酸性...
[期刊论文] 《地学前缘》2017年5期
以四合屯剖面下白垩统义县组三段湖相沉积为研究对象,对抽提物中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氢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以期为热河生物群繁盛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提供氢同位素组成的证据.结果显示,正构烷烃的氢同...
辽宁东北部桓仁—吉林南部通化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分别属于果松组、林子头组及小岭组.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这三个组的火山岩组合自下而上均显示为酸性—中性酸性的岩石组合,在岩石组合上具有可对比性.对...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2期
辽西建平马场地区出露大量的义县组火山岩,通过对其剖面测制研究发现,义县组火山岩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对不同时期火山岩样品进行锆石 LA ICP MS U Pb 测年,获得本区义县组早期火山岩形成年龄为(127.7±1.8)~(124.3±...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下部层位为大王杖子层,通过对该层位及相关层位样品中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大王杖子层的形成年代为125~122Ma.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辽西凌源地区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底...
对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义县组中的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该花粉植物群可分为三大类,即无孔沟粉类、原始单远极沟粉类和原始三沟粉类.该发现表明在晚侏罗世原始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