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年2期
通过建立低阻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因素等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1)小规模、低幅度构造发育...
延长组长6油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主要的含油层段,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和原油产量占70%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油层评价方面不断有新的认识,并不断有新油田的发现,志丹油田义正区即是近几年新发现的...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年2期
低阻油层已成为各油田现阶段增储上产的主力储层之一.通过对葡敖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的研究发现,构造和沉积特征在宏观上综合控制着该区低阻油层的形成和分布.对构造而言,低阻油层主要发育在低幅度构造的鼻状构造两侧的...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年1期
陕北地区延长组发育低(特)渗储层,除发育通常的高阻油层外,还极易形成低阻油层;因此,低阻油层的发现,极大拓宽了该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领域.根据志丹油田樊川油区长61的石油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实验和生产数据资料的分析...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年1期
为了解决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效性、工具智能性与所获取知识无效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使所获取知识能有效地解决地层评价领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技术,阐述了任务驱动数据挖掘的...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年6期
大港油田港北南翼区块馆陶组储层岩性多变,储层泥质含量较高,油层与水层电阻率相差较小,给测井解释带来一定困难.笔者从岩性、物性、水性等方面分析了馆陶组低阻油层的成因:馆陶组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以伊蒙混层为主,且地...
对Y油田低阻油层岩心资料(孔隙度,渗透率,颗粒密度,毛管压力曲线,电性参数,相对渗透率实验,薄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录井、测井以及试油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低阻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复杂的孔隙结构,...
在油层和水层的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间,微差形态波形的复杂程度隐含着储集层含油气性的信息,求取其波形的网格分形维可提取出含油气性的信息,对油水层进行识别.油层和水层之间微差形态波形信号网格分形维仅与其波形的复...
自1998年至今,中国石油组织以渤海湾地区为代表的中浅层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研究与解释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结了较成熟的技术:低阻油层分布的油藏地质条件;粘土附加导电性质-粘土的电化学束缚水岩石物理...
[期刊论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年6期
对曲堤油田测井、录井、岩心分析等资料的研究分析表明,岩性细、孔隙结构复杂,造成储层的微孔隙发育,进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极高是该油田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在分析电测曲线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饱满系数(RAD)、...
在H油田含油层系中,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并存,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粘土矿物普遍存在,在电性上直接区分油水层比较困难,常规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为此,在认真分析工区低阻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模式识别领域...
根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含油饱和度及矿化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含...
[期刊论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8年2期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但由于其成因机理及识别方法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常被错判或遗漏.为此,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高压压汞分析等...
志丹油田义正区主力开采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1油层,属低阻油层,常规方法很难明显区分油水层.从沉积特征、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试油等方面入手,对长61低阻油层特征与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实用性的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的成因和类型复杂多样,测井响应特征难以与水层进行区分,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岩心与测井资料,从构造作用、沉积环境、成岩机理等宏观方面,以及束缚水饱和度、黏...
渤海LD油田馆陶组与东营组中均发现与相邻水层电阻率相近的低阻油层,仅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上难以和水层进行区分.在现有常规测井、核磁及成像测井、钻井取心、生产动态等资料基础上,结合沉积、油藏等地质综合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年5期
葡南地区及敖包塔油田边部葡萄花油层属于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孔喉结构复杂,导致储层物性差、孔隙和喉道小、分布不均匀,为低阻油层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详细分析葡南地区及敖包塔油田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