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6个代表站1905~2001年较长时期的月平均气温,对缺测年代的数据进行了插补,建立了东北地区近百年平均季、年气温序列.对所建温度序列与同一区域内26个代表站平均温度序列的近46年同期资料做了相关分析,检验了序列的...
大庆喇萨杏油田为典型的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渗透率储层孔喉结构特征、黏土矿物构成等存在差异,水驱前后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变化特征,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三大矛盾”更加凸显.综合利用扫...
通过对单一边界、双边界、多边界以及点(线)质量模型重力异常解析信号振幅和重力异常垂向导数解析信号振幅的极值位置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重力异常垂向导数解析信号振幅和化极磁力异常解析信号振幅的极值位置相同,且...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多井缝洞单元宏观三维物理模型,研究缝洞型油藏衰竭式底水驱和注水补充能量开采时水驱特征及油井见水模式.结果表明,底水驱时,受底水衰竭和油井见水的影响,初期呈产能高、递减快的特征;注水补...
通过对位场总水平导数函数性质的研究表明,位场总水平导数不是位函数,因而利用位场总水平导数构造新的边缘识别方法时会出现"奇点",使得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下降.对单一边界、双边界、多边界模型重力异常总水平导数和重力...
边坡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应力调整规律是边坡安全监控的科学依据,模型试验是揭示公路高切坡变形与应力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针对巫山至巫溪公路k88段岩体高边坡,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探讨边坡开挖过程中坡内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
在国内首次把红外热像仪应用于交河故城土遗址保护中,解决了土遗址表面温度测量的难题.通过对夯土建筑遗址墙体表面温度的监测,得出墙体表面温度随时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太阳辐射、墙体朝向、风化程...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8期
针对目前国内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工期矛盾的问题,提出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新方案.通过1∶10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介绍模型地层、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的模拟,比较真实地再现新型车站的施工过程.得到...
砂泥岩组合方式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影响了砂泥岩界面附近储层的物性.在浅-中等埋藏条件下(深度<2500m)砂泥岩界面附近的砂岩物性好于内部;在深埋藏条件下,砂泥岩组合方式、与砂岩接触的泥岩厚度以及砂泥岩的相对厚度比例...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年z1期
介绍了模拟油气开发特定地层条件下求取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实验思路、实验设备、实验方案和初步实验结果.指出油气开发过程中岩石力学性质是不断变化的,且主要受岩石的应力状态和孔隙流体含量的影响.
为探讨两相流体渗流时的启动压力变化规律,对天然岩心进行水驱油和气驱油实验,计算出各自的相对渗透率,然后按单相启动压力梯度公式推算出相对启动压力梯度,绘制油水、油气相渗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相启动压力曲线上...
[期刊论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年8期
研究了生物制药废水的不同含盐量对生化处理系统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该系统中的生物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含盐量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随着进水盐浓度的增加,含盐量达...
通过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将标准砂样分别K0固结和等向固结到平均球应力150 kPa,在p-q平面内沿0°,45°,90°,135°,180°,225°,270°,315°应力路径方向进行16组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对当前应力路径、前期应力路径、应力...
有机质是黑土肥力的基础,通过区域分析和长期定位试验探索有机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有机质含量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期刊论文]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8期
利用1999-2008年地闪地位资料,对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以为当地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梅州城区为多雷区,雷电发生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尤其是8月.雷电日变化是...
[期刊论文] 《地理教学》2012年3期
题目图1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影长和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3题.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11期
博士学位论文土结构性本构关系的研究被称为是"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黄土力学研究在非饱和土、动力特性以及结构性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任务.
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全面把握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是水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水质标识指数可以完整标识水质评价指标的类别、水质数据、功能区目标值等重要信息,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基础上建立的综合水质标...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和泔脚,二者的化学组成、物料结构以及初始微生物量均存在差异.对厨余和泔脚分别与相同质量比的木屑混合堆制的一次好氧堆肥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好氧堆肥条件下,二者的特性变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