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系...
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经历了8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地球化学分支科学,为矿产勘查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勘查地球化学过去80年发展历程的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回顾;对勘查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年2期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批量矿床的发现.特别是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或调查工作,圈定了几万个异常,带动了一批新矿床的发现;(2)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建立.经过国际合...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勘查地球化学的又一项重要进展.要点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和预警.以第四纪地球化学巨量信息与生态环境研究相结合,吸纳与...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揭示了微观世界中大量未被发现和认识的现象,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和评价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和探讨了关于生态地球化学及其评价问题,包括定义、研究思路、技术...
以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32.2万条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数据源,通过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专家分析等手段,编制了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建立西北地区地球化学异常谱系.研究中首先统计了各地球化学...
对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可以为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水文地球化学依据.目前缺乏对济北地热田水化学形成机理的研究,限制了该地热田的开发.通过对南部岩溶冷水、地热田地热水采样,并综合运用Pipper三...
1999-2009年,中国区域化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导思想是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和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持原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表生地球化学条件下...
笔者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化探的一些理论与方法技术上的重大新进展,立足于地球化学填图基础上的矿集区、多元素异常集结区与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利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稀有分散元素独立成矿的可能性评价,利...
重点发展地壳全元素精确分析技术、地壳深部物质成分识别技术、盆地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和化学地球构建技术.参照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以1∶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系统采集不同时...
地壳物质探测是地壳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环境是受化学元素行为制约的,因此,对地壳中所有元素精确含量和分布的探测,对解决人类所...
为研究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地球化学走廊带区域地球化学组成及其横向空间变化,统计分析不同地理单元和五万图幅单元的 REE含量并绘制其空间分布折线图.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中稀土含量较低,与其草原沙土的粘土矿物较...
[期刊论文]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4年1期
地球化学块体制作方法主要是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利用GeoMDIS2000软件系统制作地球化学块体图及统计与块体相关的参数.并通过对贵州区域化探资料剖析,划分出不同级次的地球化学块体,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矿...
[期刊论文] 《地学前缘》2015年5期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以成矿物质为主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背景,主要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成壳、成岩、成矿与成晕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规律.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是基于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级次建立的研究框架,包括成矿...
成矿地球化学块体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系列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次级分带理论 成矿地球化学原生分带理论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70年的发展,已从矿产勘查从属地位的一种战术手段上升到能左右整个矿产勘查全局的战略地位,并且从一门经验或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这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
回顾了近年来成烃和成藏地球化学的一些进展,包括:生物标记化合物、正构烷和异构烷的碳数分布、碳同位素分布等生源识别技术;烃源岩是煤层还是煤系泥岩、是碳酸盐岩还是碳酸盐岩层系中的泥岩、琥珀在中东油田中的出现及...
第21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会议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于见证勘查地球化学历史转折事件而被载入史册.本次会议的常规化探方法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成熟方法研究较少,岩石、水化学方...
应用地球化学发展的前景将是:(1)立足于地球化学填图--区域性、国家性、全球性的,这将使过去从事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地学出身的工作者扩大眼界,发现更多研究局部难以发现的问题;(2)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文章采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着重讨论了金大规模成矿的物质来源、含矿流体来源及含矿流体运移的能量问题.认为湘东北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具多来源,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能为成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