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已经连续运行13年的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卫星反演的对流层中层CO2浓度资料,利用地基观测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同时结合多种相关...
利用植被指数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由1992年4月~1993年3月12 个月的1 km AVHRR NDVI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确定地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然后由光能利用率得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为...
利用最新的AIRS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12月~2016年11月全球和东亚地区(70°~140°E,10°~55°N)CH4浓度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研究发现,2003~2016年,全球CH4年平均浓度从1774.2×10-9增加到1789.1×10-9,年增长率约为1....
为深入了解bGDGTs化合物对温度的响应是否受季节性变化和pH差异的影响,我们对中国多个偏碱性土壤bGDGTs化合物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内,bGDGTs的组成对温度的响应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短期(季...
2009年11月~2010年7月,同步采集了南京市区郊区大气PM10、PM2.1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中16种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区、郊区大气PM10中∑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32.84~245.35ng/m3、21.43 ...
对南京北郊2014年1~11月的大气气溶胶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其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污染特征.WSOC在PM2.5,PM10和TSP中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90±3.38、6.93±3.79、7.34±3.91μg/m3,80%以上的WSOC集中在PM2.5中.PM2.5中W...
为研究南京主要大气复合污染物PM2.5、PM10和O3四季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利用2013年1月~2015年2月国控点环境监测数据对浓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 WRF 模式模拟的精细大气边界层气象场,分析气象要素与各污染物...
[期刊论文]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
为刻画整个太平洋内区经向热输送的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并初步探讨变化的原因,基于Argo温盐资料,利用P矢量法反演了太平洋的绝对地转流(AGC),并结合Ekman流,分析了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经向热输送。结果显示,在13°S~13...
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云南景谷Ms6.6地震区连续的MODIS/Terra卫星遥感热红外资料,经过去云等数据处理,选取观测质量最佳的北京时间凌晨4-6时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地震前、后地表温度异常时间演化过...
舒曼谐振是由闪电激发的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全球电磁震荡,在地球与电离层空腔中传播,由于共振作用,其电磁波能量明显高于其他频率电磁波能量.舒曼谐振具有稳定的频域参数和频谱结构,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前会使这...
本文利用云南地区永胜台观测的地磁南北和东西分量开展舒曼谐振的背景变化特征分析.通过提取舒曼谐振各阶频率和功率谱密度的小时均值,分析了前三阶舒曼谐振频率和功率谱密度在分点和至点前后的周日变化特征.舒曼谐振功...
利用NOAA-AVHRR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活动的指标,研究中国1982~1999年四季植被活动的变化,探讨植被活动对全球变化的主要响应方式.结果表明,18年来,中国植被四季平均NDVI均呈上升趋势.春季是中国植被平...
上海佘山地磁台位于中纬度地区,拥有逾百年的连续地磁场观测资料,非常有利于研究地磁活动的周期规律.本文利用该台站1908至2007年的100年磁暴记录,通过时序叠加、傅里叶分析和小波分析研究了磁暴的周期规律.结果表明:强...
利用1958~2001年的臭氧混合比和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资料,采用Wei诊断模型定量计算了穿越全球对流层顶的臭氧质量通量.结果表明:(1)臭氧通量场存在纬向型和经向型的空间波列结构...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年7期
于2015年1月至11月在广州利用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细颗粒物(PM2.5)样品,并利用热光反射法(TOR)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0C)和元素碳(EC)浓度.结果表明,广州ρ(PM2.5)年均值为(69.5±35.6)μg·m-3,是GB 3095-2012...
利用为期一年的卫星遥感温度(SABER/TIMED)资料重建了120°E子午圈内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潮汐各主要频率分量(周日、半日和8小时潮汐).这些主要频率分量随高度振幅增大,在97 km高度达到显著的振幅;其中迁移性周日潮汐在9...
利用1992~2005年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上空平流层的几种微量气体(NO,NO2,HF,HCl,CH4,H2O和O3)混合比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趋势,以期为研究平流层的辐射和化学过程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文中除给出我国上...
[期刊论文]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2003年4期
利用热带测雨计划卫星上的测雨雷达得到的降水资料,对1998年东亚降水,特别是中国大陆东部、东海和南海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比了热带降水研究结果.年统计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层状云降水出现概率极高(比面积达83.7%...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年5期
通过2012年3月和7月在杭州湾邻近海域两个航次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了冬、夏季节叶绿素a浓度(Chla)、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λ)和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aph*(λ)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看,Chla冬季明显低于夏季,空间上呈条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