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年1期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上的农业害虫以及卫生害虫,也用于渔业生产上杀灭寄生虫.近几年来其使用量越来越大,是传统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品.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光稳定,在哺乳动物...
为了验证我国本土鱼种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在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的适用性,评价其在鱼类替代试验中的应用潜力,选取3,4-二氯苯胺和五水硫酸铜,按照《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No.236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开展...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增加了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暴露风险.为阐明海洋溢油事故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水原油溶液对双齿围沙...
为了解Sb(锑)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效应及对比不同类型土壤中Sb毒性的差异,选取死亡率、逃避率、繁殖数三组个体水平的评价指标研究了3种典型土壤(海伦黑土、祁阳红壤、北京潮土)中外源添加Sb对模式生物——跳虫(Fol...
测定了酚类、烷基苯类和硝基苯类的12种化学品,以及3个环境水样对剑尾鱼和稀有(鱼句)鲫的96 h LC0,96 h LC50,96 h LC100值.结果表明,剑尾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幼鱼对化学品和环境水样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化学...
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出,其复合污染对环境生物的联合毒性有别于单因子的生物效应.以淡水绿藻为受试生物,比较分析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和重金属铜的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急性毒性...
以锯齿新米虾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乐果5种有机磷农药对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暴露时间为4d的急性毒性和28d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
以蛋白核小球藻及5种枝角类(微型裸腹溞、多刺裸腹溞、盔型溞、蚤状溞、大型溞)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壬基酚(NP)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及 NP 在“水-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生物传递能效研究.结果...
利用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进行染毒,研究20 ℃时呋喃丹和杀虫双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试验发现,蚯蚓在这2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大于呋喃丹,48 h时...
测定了草甸棕壤条件下,菲、芘和1,2,4-三氯苯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致死及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3种化学品的浓度与蚯蚓死亡率显著相关(α=0.05,r菲=0.87,r芘=0.85,r三氯苯=0.95),与蚯蚓亚致死效应的相关性稍低(α...
通过水质生物检测、理化分析及野外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实地调查等综合方法,就广东大宝山矿区南侧拦泥库溢出的酸性矿水对下游横石水河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拦泥库溢出的酸性矿水对隆...
在恒温(28士0.5℃)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Hg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Hg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毒性顺序为Hg2+>Cd2+>Zn2+>Mn2+.根据重金属对日本对虾仔虾的96hLC50...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4种(多环)芳烃对6种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对数模型计算了其EC50值.结果表明,根据对数模型计算的EC50值与定义作图法所得结果较为一致,但在低浓度PAHs对浮游植物有促进作用时,其...
试验研究重金属铜(Cu2+)、镉(Cd2+)对水螅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作用,探索水螅(Hydra sp.)对Cu2+、Cd2+以及两者混合的毒性效应,为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中合理使用消毒、杀虫剂以及水体污染评价提供一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
本文以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 Ⅰ,硫酸铝改性粘土MCⅡ)对其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MC Ⅰ和MCⅡ对小规格硬壳蛤[壳长(1.98±0.0...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年3期
选择丘陵地区的小规模水稻田作为试验地,调查毒死蜱在该区域水稻田中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监测不同时期水稻田进出水中毒死蜱残留水平.结果显示,毒死蜱使用后水稻田出水中毒死蜱残留水平高于进水,最高达26.07μg.L-1.从...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4期
为评价油菜蚜虫防治用药对蜜蜂的影响,测定了9种常用于防治油菜蚜虫的杀虫剂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商值法开展喷施场景下的蜜蜂风险评价.结果显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以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计...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年1期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21 d慢性毒性实验,研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EO)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致死性和生长繁殖指标的影响,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并寻找其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NP40EO对大型溞的...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年4期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