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740个站逐日资料,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近50 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1)近50a来,全国平均气温...
为了研究南京地区相对湿度对气溶胶的影响,利用位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拉曼-瑞利-米氏激光雷达,分析湿度廓线对消光系数的影响;利用2014年3月~2015年2月国控点环境监测数据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特征进行统计,并与相对湿...
以杭州、宁波、衢州、温州气象观测站为代表站,基于浙江省2012~2014年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对历史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进行修正,再利用《霾的观测与预报等级》标准对浙江历史霾日...
设计搭建了一套挥发性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VH-TDMA)装置,并将其用于实际大气气溶胶吸湿和挥发特性测量研究.挥发特性测量单元由4根加热管并列组成,加热温度分别设为25,1 50,250,350℃C,可实现不同加热温度之...
为准确评估基于相对湿度廓线法反演云边界高度的有效性,以CloudSat和CALIPSO联合探测结果为基准,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COSMIC无线电掩星和探空仪的云底高与云顶高反演结果进行定量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loudSat、掩星和...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4期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和混合体理论,导出多孔介质多相流THM全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从固、液、气三相系统的动量、质量及能量守恒出发,考虑应力–应变、水体流动、气体传输、蒸气传输、热能传输和孔隙率演化等6个过程的耦...
全球闪电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温度和湿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基本气象因素.本文利用美国全球水资源和气候中心提供的1995~2002年全球闪电资料和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区域闪电密度对地面相对湿度(RH)的响应.发...
[期刊论文] 《粮食储藏》1987年1期
机械通风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通风效果.采取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的通风时机,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通风降温还是降水,都要求粮食不增湿.常用的方法是:假设粮温不变,将外界空气引入粮堆后,其相对湿度发生变化,通过与粮食水...
[期刊论文] 《纸和造纸》1985年4期
每逢夏季,有些纸厂生产的薄页纸,拉力波动性很大,尤其是卷烟纸、考贝纸下降幅度更大.人们对拉力下降的原因有不同看法,有时强调空气相对湿度的影
[期刊论文] 《粮食贮藏》1981年5期
一、粮食平衡水分的概念:粮食在贮藏期中的水分,是随着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粮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的速率相等于粮食从周围环境中散失水分的速率时,则粮食处于与环境平衡状态,这种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水分,叫...
都市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或轻雾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霾现象或灰霾天气日趋严重,霾与雾的区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南沿海各...
湿度测量技术繁多,露点测湿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基于露点测湿技术设计的仪器能在全量程内达到较高准确度.本文以《气象仪器观测方法指南》中公布的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为基础,结合误差传递理论,计算得到不同等级露/霜点...
为了全面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国2000多个站点的格点化逐月资料,对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蒸发皿蒸发量的变...
利用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和县级春玉米单产数据,在气象干旱指数SWAP(standardized weighted average of pre-cipitation)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春玉米受干旱影响的界限指标,结果表明:SWAP在春玉米播种-出苗期低于-0.9...
应用五氟化溴法(BrF5)测定硅酸盐及氧化物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试剂纯化、样品预处理、环境湿度、反应器洁净程度以及实验质量控制是影响该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为确定BrF5法最佳实验条件,提高分析精度,本文以国家标准物...
基于我国地区543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总云量、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气候倾向率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60~2012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
利用NASA Terra卫星搭载的MODIS传感器观测到的2000-2013年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和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同期的气象数据,对北京及周边区域大气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研究光学厚度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对影响...
利用2010-2014年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雷暴资料和同时段的FY 2D、E双卫星资料,分析了初生雷暴的卫星云图特征,并讨论了午后雷暴的成因.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初生雷暴云团卫星云图特征明显,其发展高度相对较低,云顶位于对流层顶...
研究中利用NCEP/DOE AMIP-ⅡReanalysis(R-2)比湿再分析资料和基础观测资料两种参考序列,对天津历史月平均相对湿度数据中存在的非均一性因素进行了检验和订正.结果显示,有9个地面站的相对湿度序列存在显著断点,占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