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年8期
以Iowa磷指数模型为基础,根据中国高原特征并参考其他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简化和修正,建立了中国高原农业流域磷指数评价体系,并以洱海源头典型小流域凤羽河流域为例,分别对溶解态磷和颗粒态磷面源流失风险...
江西宜春黄玉-锂云母花岗岩是著名的稀有金属花岗岩,P2O5含量较高(平均0.56%).该花岗岩全岩Be含量一般超过100×10-6,最高可达720×10-6,属于铍矿化花岗岩.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宜春铍矿化花岗岩中的铍磷酸盐及其共生矿...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7期
针对有机蔬菜生产普遍施用粪肥和沼液的现状,利用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基施不同数量粪肥(CMl:30 t·hm-2;CM2:60t·hm-2;CM3:90t·hm-2)和追施相同量沼液对有机设施蔬菜产量、土壤磷素累积及其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3期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
生物强化除磷(EBPR)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富磷污泥.富磷污泥中的聚磷菌(PAOs)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吸收外界碳源并释放大量正磷,高浓度的磷会对厌氧消化系统中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使得消化过程更加复杂.富磷污泥厌氧消化...
雅山富氟高磷花岗岩具较高的全岩磷含量(0.15%~0.55%),长石是磷的主要赋存矿物,磷以PAlSi-2替换方式进入长石结构中.各种结晶习性的长石的磷含量各不相同.早世代钠长石和雪球结构中钠长石包裹体的结晶较早,平均磷含量...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并使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制备出分散良好、粒径为(14±3)nm的纳米银颗粒,考察了其对聚磷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好氧状...
利用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和磷释放风险指数(ERI)研究了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海州湾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结果显示,2016年秋季PSI变化范围为99.58~199.39[mgP/(100g)]/[μmol/L],DPS...
通过改进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的运行方式,开展了 TFCW 中生物蓄磷作用的强化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两段进水潮汐流运行方式有利于 TFCW 中聚磷菌群(PAOs)的富集,进而可强化湿地中的生物蓄磷作用;采用周期性补充碳...
1 H谱鉴定复杂基质中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附表2的非磷化学毒剂前体化合物存在困难,一种替代方法是采用2-氯4,4,5,5-四甲基-1,3,2-二嗯磷杂戊环(CTMP)为衍生试剂,在核磁管中原位衍生含羟基的前体化合物并进行磷31-核磁共振...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1期
采用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3组质地(粘土、重壤土和轻壤土)水稻土水溶性磷(0.01 mol·L-1CaCl2-P)与土壤测试磷(Olsen-P和Bray1-P)及土壤磷饱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土因淹水耕作,其磷释放潜力明显高于旱地土壤,水溶性磷...
优化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的内吸磷,当取样量为100 mL时,内吸磷-O方法检出限为0.30 μg/L,测定下限为1.20 μg/L;内吸磷-S方法检出限为0.80 g/L,测定下限为3.20 μg/L.内吸磷-O和内吸磷-S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磷质量浓度不同的水体条件下,在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过程中微囊藻的增殖特征及细胞内磷、可溶性磷的变化特征.在模拟的太湖水体中,随着外源磷的增加,藻生长最终限制因素由磷限制(ρ(TP)≤0.0...
[期刊论文]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12期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土壤中易被固定降低其有效性.目前,研究和生产含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是转化土壤中无效磷、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叙述了解磷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的种类、生态分布规...
采用两组A/A/O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溶解氧分别控制在2~4 mg/L(对照组)和6~8 mg/L(过量曝气组),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过量曝气对聚磷菌厌氧释磷、缺氧吸磷、好氧吸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曝气初期,出水磷浓度低于对...
白登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浅海相磷块岩矿床,而青龙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陆相磷块岩矿床.两地磷矿品位高,储量大,是滇池地区正在开采的2个重要磷矿基地.野外工作研究发现,青龙哨角砾状磷块岩顶板的磷锶铝石矿层和高岭土黏土岩...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2012年4期
本研究先建立物质流分析模型,分析1980~2008年期间我国磷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磷负荷的影响,随后探讨若干社会经济因素同我国磷消费污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人均磷养分输入分别由0.83...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 》2012年4期
本研究先建立物质流分析模型,分析1980~2008年期间我国磷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磷负荷的影响,随后探讨若干社会经济因素同我国磷消费污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人均磷养分输入分别由0.83 ...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年1期
为了考察聚磷污泥以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吸磷特性,通过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不同NO-2浓度聚磷污泥的反硝化同时吸磷能力及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NO-2质量浓度在31.25 mg/L以下时,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利用NO-2为电子受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