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棉蛋白加工公司采用酵母菌反应池-UASB-SBR-MBR工艺来处理棉蛋白生产废水,设计处理量为50 m3/d.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合理可行,工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
比较各种絮凝剂的优劣后,选用海藻直接制作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采用正交表L8(34)设计试验方案.大量试验结果显示,用该絮凝剂处理COD初始质量浓度为3 000~13 000mg/L的蛋白废水,存在一个适宜的投加量和pH范围,投加质...
[期刊论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
建立了一体式MBR,用于处理蛋白废水,在活性污泥3号数学模型(ASM3)的基础上,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适用于一体式MBR的数学模型仿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一体式MBR的出水水质分析中.研究了一体式MBR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灵...
食品工业产业为我国社会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数量扩张为主,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且产生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尽管食品工业产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污水处理公司,但稳定运行...
蛋白废水是水体中的重要耗氧污染物,其特点是有机物,COD、BOD、可溶解性氮均较高,PH一般为酸性,易产生恶臭,且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均有很大的危害作用。本论文通过实验着重研究了一体式MBR处理蛋白废水的运行特性,对...
某蛋白厂废水处理厌氧过程采用了UASB工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UASB处理能力已满足排放要求,处理效果稳定,COD去除情况良好.
[期刊论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5期
以聚丙烯腈为基材,二甲亚砜为溶剂,聚乙二醇为致孔剂,四氧化三铁为填料,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丙烯腈/四氧化三铁杂化超滤膜,研究四氧化三铁含量对超滤膜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并用模拟的乳品废水考察了超滤膜...
[期刊论文]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年2期
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蛋白废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蛋白废水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试验确定了模型参数与工艺参数.,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proteinic wastewater by biological contact oxid...
[期刊论文] 《科学大众》2009年4期
该文主要以工程实例的方式,阐述分析对豆制蛋白的生产污水治理的方法.
[期刊论文] 《山东科学》2007年1期
拟从海藻中提取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采用化学絮凝法处理含蛋白质的废水,从中回收絮凝产物.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用絮凝剂处理蛋白废水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在该领域的突出特点-无毒无害,絮凝产物富含蛋白质...
[期刊论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1期
以粉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蛋白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蛋白废水,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曝气量(强度)、水力停留时间、生物相、有毒物质及发酵等因素的影响效果,提出了采用该项技术的设计运行参数.,The expe...
大豆蛋白废水的COD值一般在18 000mg/L左右,若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膜处理工艺不仅能替代传统的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来处理大豆蛋白废水,而且还能将蛋白和低聚糖从废水中提取出来,并且处理后水可返回蛋白生产工艺进行...
[期刊论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年7期
介绍了两公司大豆蛋白废水的水质水量和性质特征,分析工程的工艺设计和调试运行状况.对大豆蛋白和屠宰废水的处理,采用混和处理的总体工艺,理论研究和运行实践表明,混和处理利于均衡生物处理营养,优化厌氧处理工艺型式...
采用超滤法处理大豆蛋白废水,研究了压力对膜通量、膜污染以及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膜压差(TMP)能提高膜的初始通量,合适的TMP应为0.15 MPa;TMP越大则膜表面沉积的污染物越多;反冲压力越大则膜通量...
为考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的效能及其运行特征,采用有效容积为28 L的四格室ABR,通过为期100 d的运行,研究了基于进水COD浓度提高的有机负荷(OLR)改变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并以真细菌的通用引物S...
大豆蛋白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本研究选取多种混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四氯化钛和造纸污泥絮凝剂(PSF)等,采用混凝工艺对其进行了预...
针对大豆蛋白生产废水COD高达15 000 mg/L、营养单一、易酸化的水质特点,研发了高度小、结构简单、去除率高的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应用研究表明,其容积负荷可达7.5 kg-COD/(m3·d),对COD的去除率90%,并实现了良好的内...
采用EGSB/CAYS工艺处理植物蛋白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SS、NH3-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这对同类型蛋白废水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