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三坳陷为...
边缘海-陆架区是研究海陆交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该区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气候与构造变化的重要信息.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前人对该区虽然进行了环境磁学方面的研究,但是受复杂的沉积环境影响,渤海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机制十...
为揭示活动陆缘深水褶皱冲断带的特征及成因,本文利用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阐述了文莱—沙巴盆地深水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并结合盆地演化动力学特点,探讨其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对深水区油气成藏的影响...
浙江省象山东部的开阔海域接纳沉积了长江和浙北沿岸经济发达地区包括重金属污染物在内的入海物质.为全面了解象山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基于2017年夏季5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测试资料,分析其中Cr、Cu、Zn、Pb、Hg、...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2014年,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CSDP)确定采用自主研发的轻便型海洋钻井平台"探海1号"在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实施首口科学钻探井(CSDP-2井),其科学目标是探查中部隆起的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和油气地质条件,解决南黄海中部...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为了识别胶莱盆地海阳凹陷在南黄海地区的东部延伸边界,利用穿越南黄海的OBS2013-SYS深地震测线开展2D速度结构模拟,在测线NW方向位于千里岩隆起带的OBS(海底地震仪)站位均观察到了折合走时突然增加的现象.速度结构模型...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南黄海作为东部陆架海的一部分,其沉积物记录了源区、气候及古环境演变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方法,对南黄海西部CSDP-1孔沉积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CSDP-1孔沉积物...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浙闽泥质区是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沉积物的汇.受东亚季风影响,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具有季节性变化,长江口"夏储冬输"的沉积物输运模式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形成有关键作用.浙闽泥质区的潜在物源主要有长江、浙闽河流以...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目前,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是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的唯一深钻,是揭示南黄海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时代,恢复其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的基准井.本文针对该井开展岩心描述并进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数据、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将...
本文对"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在乔治王岛南侧、象岛西侧海域内通过箱式取样获得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组成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统计了硅藻丰度、简单分异度、属种组成等,并结合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解潮间带微环境中磷、铁元素的分布和耦合规律及对磷释放的影响,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率获取九龙江口红树林潮滩孔隙水剖面的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并测定沉积物相应的理化参数.研...
为了更好的探究大洋板块运动方向反转与大陆岩石圈张裂之间的动力学关系,以数值模拟为手段来正演大洋板块的反向俯冲,同时考虑光滑洋壳、海山链、海底高原、薄弱带等构造单元加入先期俯冲时对大陆岩石圈张裂的影响.结果...
伊迪卡拉—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海洋环境与生命演化变革的关键时期之—.有研究认为海洋氧化可能是驱动早寒武世动物快速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但有关海洋氧化及硫化水体演变过程和发生时间的认识仍有分歧.运用ICP-MS、...
台湾东部峡谷的研究程度较低,对其沉积特征及成因缺乏系统的论述.利用近年来在台湾东部海域获得的地震剖面,对台东峡谷的形态特征、沉积充填以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台东峡谷主体位于花东海盆,该部分水深在4000~5 5...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年4期
为探讨复原海岸平原沉积环境和精确划分海陆相地层的有效方法,对渤海湾西岸海河以南平原深达30 m的DC01孔岩心以约20 cm间距取样,测试黏土混浊水电导率(EC)、黄铁矿质量分数(w(FeS2))和pH值,并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
SST(海洋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的季节与年际异常对于认识现代全球变暖、重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以及探讨气候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东北部海域 SST季节与年际异常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更好地理解现代全...
对渤海西部4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试, 分析了稀土元素(REE)含量,探讨了渤海西部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约束.结果表明, 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的稀土配分模式与中国黄土的接近, 表明研究区沉积...
台湾东北部的龟山岛浅海热液体系产生大量的热液自然硫.为了理解微量元素在自然硫中的富集规律和机制,采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龟山岛自然硫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硫磺基底仅含有As、Se和Te等岩...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海底水道不但是沉积物搬运过程中从源到汇的关键环节,而且由于其中常常发育可作为良好油气储层的砂岩,近年来已成为深水沉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莺歌海盆地乐东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在建立了该区莺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