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流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流动网络结构不断发展完善,节点数量明显增多,核心节点由"双核并进"演化为"四核争辉",但也存在节点...
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研究快速城镇化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阶段划分与行为特征,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分为开始市民化、正在市民化和稳...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焦作朱庄剖面为研究重点,运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和粒度分析方法,研究黄沁平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地貌演化史及其与古聚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黄沁平原长...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年4期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移民群体的流动会带动饮食文化空间格局的改变.该文利用电子导航数据分析了珠海市不同菜系餐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社交媒体数据分析了珠海市移民群体的空间分布,由此讨论饮食文化与移民群...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年3期
地缘环境分析是明晰地缘环境、辅助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而地缘环境定量研究是提高地缘环境分析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的主要途径.该文重点对国内外地缘环境定量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地缘要素作用机理研究、地缘位势与地...
[期刊论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3期
以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居民点为例,结合GIS技术,运用单一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平均最邻近指数及核密度方法,对近30 a来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0 a来河西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缓慢增大,居...
对200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进行估算,采用多层次空间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和玫瑰图法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土...
基于空间化的人口数据及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分析北京市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和分布公平性.结果 表明:北京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结构,且东北部高于西南部,其影...
利用长春市2005年、2011年和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方法,探讨城市健身空间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春市健身空间的数量与规模均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各类健身空间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并形成了基于...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403个住宅小区均价为样本,基于"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路网和住宅价格特征数据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模型...
中国传统城市中的"八景"是基于城市历史、自然、人文等景观资源梳理,按照一定的秩序所形成的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关系的城市地标与游憩系统,以表达特定时代的理想景观秩序与现实游赏需求.通过梳理郑州地方志所载的八景文...
如何将物质性空间结构转化为可被感知的社会空间结构是文化景观基因传承的重要方面.联合运用凸空间模型和视域模型2种方法,提取客家传统民居空间结构文化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关西新围、振华楼、棣华居3处民居空间...
城市旅游满意度可能受到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并非只受到旅游要素的影响.借鉴行为心理学和旅游需求相关理论,通过演绎推理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利用武汉市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些理论假...
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乡村旅游地游客的逃避行为因子、旅游逃避后效果及形成机制.结果 表明:①旅游逃避行为先后分为逃避动机和逃避效果两个维...
以黄淮海传统农区为研究区,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人口统计资料,基于城乡人口活动状态及其空间特征,构建城乡常住人口空间化模型,模拟区域城乡常住人口分布,探究城乡人口空间格局特征.结果 表明:基...
以西藏达东村为例,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地方品牌开发者和村民对达东村地方符号的认知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村民地方认同的破坏.结果表明:地方品牌开发者以达东村的自然属性为主体,而村民则以达东村文化属性为主体,...
[期刊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年1期
运用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社会剥夺指数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陕北能源开发区县域社会剥夺地域特征、空间模式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陕北能源开发区县域社会剥夺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