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液化脉是地震作用引起的软沉积变形的重要构造之一,前人对脉体形态学和动力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其成因的微观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笔者采取开化裴岭脚剖面2期地震事件沉积的3套地震液化脉层样品21块,分别对...
现有水管倾斜仪可清晰记录长周期固体潮信息,但由于其固有周期高,对短周期倾斜形变无法响应,易导致震前短临异常信息缺失.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以降低仪器固有周期,拓展仪器的观测频带;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放大电路提高...
采用D-InSAR技术得到2018年云南墨江Ms5.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此为约束,利用SDM程序反演同震形变场和发震断层面的滑动分布,并讨论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 表明:墨江地震造成地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为6 cm,同震形变场...
以陕西乾陵台为例,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引硐、NS和EW向硐室衬砌的温度进行测量和热成像.结果 表明:引硐为高温段,随着不断深入,温度以近线性的趋势从20.7℃下降至14.8℃;NS向硐室温度比EW向略高,平均分别为13.5℃和13.1℃...
基于西秦岭构造区区域水准、长水准剖面观测资料,结合GPS速度场约束和跨断层短水准观测数据,借助三维负位错联合反演,分析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相关断裂的中长期闭锁背景,讨论断裂活动的中—短临动态演变以及震后...
利用2010-2017年跨断层近场形变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川滇菱形块体西侧主要活动断裂近场区域的应变参数,分析各断裂带上最大剪应变、应变率、面应变、面应变率的近场结果.结果 显示:①程海断裂剪切活动北段强于...
2000-2001年川滇地区有大震震情趋势,应用GPS地形变测量(G),Kaiser效应法地应力测量(K)技术,采用GK联合并网方法,同步监测云南昆明—玉溪地区及邻区地形变场、地应力场;依托本构定律及岩石学组合判据,进行发震应力条件...
GPS地形变测量 Kaiser效应法地应力测量 联合并网 同步监测 地形变场 地应力场 本构定律 岩石力学判据组合 发震应力条件 大震跟踪
利用1999-2018年天山地震带GPS连续站及流动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球面块体模型分别计算了1999-2007期,2009-2013期,2013-2017期的滑动速率,结合天山地震带基线及区域应变结果分析天山地震带近期地壳形变情况,对天山地震...
通过计算GPS时间序列共模误差,对大华北地区(华北和东北)不同尺度的共模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计算共模误差时可采用Stacking与PCA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空间上需对测站进行细致挑选,区域面积在覆盖测站的条件下应尽...
基于华北北部地区3期复测区域精密水准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计算得出1985-2015年多个时间段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并结合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区域内主要断裂的活动性,明确该区域的整体地壳垂直形变演化趋势及地震危...
采用山西中北部地区2006期和2015期一等精密水准测量资料,利用经典动态平差方法,对区域近期地壳垂直形变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中北部地区近期整体表现为山地隆升,盆地下沉的特点,以继承性运动为主,...
采用1999-2017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流动GPS观测资料,对比坐标时间序列直接解算、连续GPS同震位移插值结果约束解算、位错模型模拟同震位移约束解算和由上述2种外部数据同时约束解算等4种解算策略,获得了2011年日本M...
对中值滤波、模式滤波、盒式滤波、余弦滤波与高斯滤波5种空间域滤波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实验模拟,基于模拟试验结果选取高斯滤波应用于大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数据优化处理中.结果表明中值滤波适用于...
采用统一的参考框架和数据处理方案,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连续观测站自2010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所有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得到可靠的连续站坐标时间序列结果.在此基础上,对GPS连续观测时间序列出现的非线性、非周期...
利用2014-2017年南北地震带南段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基于重力段差值的重力场可视化方法和显著性指标量G值和C值,对南北地震带南段重力场变化特征和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做初步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期4.5级以上...
采用1991-2015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了阿尔金断裂现今滑动速率特征;利用T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了阿尔金断裂的闭锁程度分布及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小震分布特征,对阿尔金断裂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发生在帕米尔构造结的弧顶地区、木吉断陷盆地西端附近,此次地震主震破裂过程复杂,根据地震波反演确定的震源机制解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SAR影像数据获取了此...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9-2013年GPS观测数据为边界条件,使用非连续接触有限元技术构建九寨沟地区二维有限元模型,在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计算区内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巴颜喀拉块体整体近于N...
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发生前后喜马拉雅构造带中段地区境内外的GPS连续站及流动站资料,以优化后的BERNESE解算策略进行数据解算,通过同震位移场分析、典型基线的时间序列分析、速度场动态变化分析等多种手段分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