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因过去发现的数量有限,限制了对区内铜矿床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小河口铜矿床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玢岩与泥盆系桐峪寺组地层接触...
撒岱沟门钼矿床是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前人获得的成矿岩体的年龄与成矿年龄差别较大,为此本研究对矿区内不同特征的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测年和与辉钼矿伴生的白云母40Ar/39Ar测年,并对这些岩石...
Guadalupian(瓜德鲁普世)晚期是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转折期,海退事件、大规模火山作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全球地质灾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扬子克拉通Guadalupian统碳酸盐岩地层中留下了清晰的时空印迹.本文以四川盆...
关于思茅盆地下白垩统勐野井组蒸发岩主要物源为海水的认识争议很少,但是关于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模式的认识还有争议,关于陆源淡水对蒸发岩物质成分的影响还缺乏探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盆地内L2井27件蒸发岩样品的化学成分...
海南岛位于印支与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构造演化复杂,因此海南岛的拼合历史和构造属性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三亚荔枝沟地区新识别出的酸性火山岩对于探讨海南岛早中生代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指示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
华南陆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是华南地质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洋—陆俯冲/碰撞和陆内构造两种观点之争.而华南陆块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报道以花岗质岩石为主,对构造指示意义更为明确的同期镁铁质岩浆岩则研究较少,且对已发...
针对潜江组页岩油富集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利用岩心图像、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生物标志化合物、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岩石物性、测井及XPT压力试井等资料对韵律层的烃源岩品质、储集性能以及保存条件进行了综...
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是指在地幔碳酸盐熔体与橄榄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造地幔的重要方式之一.碳酸盐熔体交代会显著改变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首先,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会改变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物组成和比例...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2期
前人对河台金矿中的假玄武玻璃早有报道,但是因为未认识到其与成矿的关系而被忽视.在前人发现的糜棱岩中假玄武玻璃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又发现了三种其他岩性中的假玄武玻璃.河台金矿中的假玄武玻璃呈黑色脉状、网脉状和...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1期
栖霞金矿集区位于胶东半岛中部, 是胶东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成因是否与花岗岩有关存在不同的认识.栖霞金矿集区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 其年龄为122~118 Ma, 与金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 暗...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2期
为探讨内蒙古中部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完善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本文对克布、黄花滩和小南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克布和黄花滩镁铁质-...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2期
本文报道了柴北缘西段双口山地区石英正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分析结果.石英正长岩岩体具有高硅(SiO2=59.47%~68.66%)、碱性-过碱性(全碱含量为11.18%~14.04%),贫CaO(0.31%~3.30%)的...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年2期
本文对采自云南哀牢山构造带西侧、思茅陆块东缘二叠纪末的四个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和微量元素测试,所有样品的年龄谱都显示出250~290 Ma的显著特征峰,XD37、XD40还得到900~1000 Ma的主特征...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通过对南黄海西部陆架CSDP-1孔晚上新世—第四纪地层中的地球化学元素S、Sr和Ba的测试,结合该钻孔已发表的岩性、磁性地层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分析发现:CSDP-1孔元素S、Sr、Ba质量分数及比值Sr/Ba在不同沉积相中的...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年1期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
本文以成兰铁路茂县群千枚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微观成分结构特征以及原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该区风化千枚岩样及其新鲜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
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成矿带西部的九瑞矿集区的丰山矿田中.本文对产于鸡笼山岩体北部的煌斑岩脉进行采样,共计5件样品.在对煌斑岩脉样品进行详细镜下岩相学观察后,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
黄土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其中次生碳酸盐记录了成壤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测试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乐都、中国东北和新疆巴音布鲁克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结果显示高原东北...
渤海湾沉积记录研究对于认识华北平原形成过程及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渤海湾G4孔~5.2 Ma以来的沉积物开展了粒度、色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IA、Al/Si、Al/Na、Al/K、Ba/Sr及(La/S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