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施加腐熟牛粪对黄土吸附BPA(双酚A)的影响,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法,分析不同因素〔如黄土粒径、体系温度、初始ρ(BPA)、离子强度、pH等〕对BPA在黄土及施加牛粪熟肥黄土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PA在黄土中的吸附均...
为探究高毒性含氮消毒副产物HAcAms(卤乙酰胺)的水解特性,选取水中普遍存在的2种溴代HAcAms〔BCAcAm(溴氯乙酰胺)、DBAcAm(二溴乙酰胺)〕与2种氯代HAcAms〔DCAcAm(二氯乙酰胺)、TCAcAm(三氯乙酰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
相对于CF (氯仿)等C-DBPs (含碳消毒副产物),DCAN (二氯乙腈)等N-DBPs (含氮消毒副产物)具有更高的毒性.控制DBPs (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是抑制DBPs产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为考察微生物降解DBPs前体物对生成DBPs的影响,...
为深入研究河口近岸海域DMS (二甲基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于2014年2月(枯水季)和7月(丰水季)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表层海水中DMS及其前体物质DMSP (二甲巯基丙酸内盐)的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测定了DMSPd (溶解...
施用控释氮肥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为研究聚合物包膜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比减量施用对旱作棕壤氨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分析施肥后土壤的氨挥发和...
为了探究蘑菇湖水体中DOM(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识别来源及表征腐殖化程度,采用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指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蘑菇湖水体DO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蘑菇湖水体DOM腐殖化...
为研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黄河兰州段沉积物的吸附规律及影响,以黄河兰州段的沉积物为供试样品,选择萘(naphthalene)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采用批量试验法研究了污染物萘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初始质量...
为探讨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富集能力的影响,应用国际腐殖酸协会(IHSS)推荐方法提取腐殖质,以Ca2+、Al3+、Fe3+为桥键离子,制备了高岭石、蒙脱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
为提升凹凸棒石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以凹凸棒石、氢氧化铝、熟石灰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ATP-IA(改性凹凸棒石).通过吸附磷试验,探讨ATP-IA吸附性能以及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利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
生物矿化通过生物代谢影响金属及类金属物质的形态分布,进而改变金属及类金属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成为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结果显示,2007-2017年生物矿化研究以微生物为主要对象,在纳米颗粒物和...
为实现对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阐明天然蛏子壳粉、600℃热活化蛏子壳粉和800 ℃热活化蛏子壳粉在不同添加比例下对外源污染棕壤土中Cd赋存形态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随蛏子壳粉添加量...
1991年,加拿大学者Verdon首次报道了加拿大拉格朗德二级水库下游鱼体中汞含量显著高于水库库区的现象,发现水库下游是新建水库汞输出的重要场所,因此水库下游鱼类汞升高的风险继水库本身后成为新的关注热点.通过对相关...
选择武陵山区域黔江区的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4年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120组有效数据,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3项水质指标(如Cd、As、Hg等)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020...
为明确设施环境对土壤有机碳形态变化的影响,选取武汉城郊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环境温度(4、10和25℃)、土壤酸化(土壤pH分别为6.89、6.11和5.30)和土壤盐渍化〔土壤w(可溶性盐分)分别为1.90、3.05和5.01 g∕kg...
为探究水淹胁迫下河岸带植物的生理和形态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以乐安河河岸带采集的优势植物类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蓼子草(Polyg...
为了研究复杂土壤环境中非水溶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对BDE-209(十溴联苯醚)的时空迁移过程和变换规律,在旋转混匀仪[转速为(30±1.0) r/min、温度为(25.0±0.5)℃]内避光试验条件下,分析V水∶m土为5、pH为6.8±0.1条件下,...
为去除锑矿山废水中Sb(Ⅲ)污染,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调查了湖泊水华主要藻种——微囊藻(Microcystis)对Sb(Ⅲ)的生物吸附特征及机理,并推断其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吸附作用受生物量、pH、离子强度...
基于2011年在祁连山七一冰川和十一冰川采集的雪坑样品和2014年在八一冰川采集的表层雪样品,并结合2006年老虎沟12号冰川的研究成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HYSPLIT (Hybrid Single Practical Lagrangian...
参照美国EPA8000系列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对珠江三角洲河流和珠江口的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及澳门内港的PAHs和有机氯农药含量最高;进入狮子洋水道后,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