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区地表松动使处于雨季的灾区面临山洪灾害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历史上灾区和近邻地区已发生山洪灾害的历史状况,分析了灾区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月份,绘制了灾区山洪灾害高、次高、中、...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进行了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同一、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自然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的运动、人与...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2008年初南方遭遇罕见降雪,连同2007年初的东北暴雪,均造成大范围地区的严重受灾,并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大量轻钢结构工程事故不容忽视。本文对门式刚架轻钢工业厂房的事故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并反思了事故原因,对当...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雪灾,雪灾使钢结构建筑,特别是轻型钢结构建筑遭受了严重损失。 本文通过剖析江西省5个钢结构建筑雪灾受损典型案例及反思,提出修订我国现行钢结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根据地球层状结构、地壳中有硬夹层和低速软质层,大气层、日月天体对地球作用的真实情况,总结前人的地震机理理论和经验,提出了“地壳局部皱曲失稳”的新地震理论,其实质是把硬夹层当作支持低速软质层的弹性基础的...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科学是现代文明的主要智力源泉,现代科技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动力,是现代文明最炫目的一部分。如果说现代文明已陷入深重危机,那么这深重危机与现代科技的理念、方法和发展方向直接相关。反思现代文明的得失必须反思现...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对现代技术生存的危机及其出路进行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迄今,经历了由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两个阶段。自然生存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自然能力,技术生存主要依靠技术和技术物。与自然生存相比,技术生存是高效率的...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天灾面前,农业部秘极响应、快速行动,在我国内陆及沿海几个重灾区派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产专家分赴一线,批...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以我国古代“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朴素生态伦理道德观为出发点,从生态伦理内涵的全新角度阐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学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方面的一致性,探讨了生态伦理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2008年1月10日到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其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灾害影响之重历史罕见。 本文结合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从气象应急组织...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从预报角度出发,分析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特点,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冻雨成因分析、暴雪(雨)成因。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期间的第一次过程为强冷暖气流共同所致,其后是华南、滇黔准静止锋稳定,扩散冷空气...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汶川地震触发了15000多处滑坡、崩塌、泥石流,估计直接造成2万人死亡。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0000余多处,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影响差异性非常大,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通过综合分析...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震源与余震分布特点,认为该地震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向运动并与四川盆地相互长期作用的结果,地震主要能量释放在330公里长、52公里宽、20公里深的块体(震源体)内,能量释...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研究实地考察了我国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和生态的影响,目的是结合灾情实际,提出合理的灾后恢复与重建建议。文章介绍了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的破坏,阐述了林业灾情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灾后林...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本文对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进行了论述。文章介绍了地震后公共卫生情况,阐述了目前灾区传染病的平稳形势,提出了灾区传染病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从灾害区划看,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2008年1月12日至2月5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对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资料,详细介绍了...
[会议论文]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
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是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铁路作为“生命线”一旦遭受,工程将受损破坏,运输会严重干扰,威胁着旅客、员工生命及货物财产安全,削弱甚至丧失其抗灾救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运力支撑能力。 本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