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利用Tenax TA吸附管采集了兰州市污染源和主要功能区冬季及夏季大气样品,利用热解析-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样品中非甲烷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 不同源排放的NMHCs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不同,交通相关...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应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模型COPERT,在考虑行驶工况、油品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包括汽油乘用车、柴油乘用车、LPG乘用车、汽油混合动力乘用车、汽油轻型货车、柴油轻...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通过运用HistCite和Endno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学分析与评价,识别出具有引领意义的刊物、文章、研究机构和国家等; 通过对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主要研究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生长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玉米为供试植物.结果表明: Cd,Pb污染下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中低浓度Pb可促进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磷酸...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通过土壤原位钝化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中镉、锌有效态及pH对海泡石吸附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泡石黏土矿物加入土壤后,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态镉、锌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在海泡石最大...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评价标准(GB/T15818-2006)试验方法,对几种常见的烃基黄药捕收剂的生物降解度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分子结构对生物降解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乙基黄...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在解译和分析1989,1999和2007年3个时相的TM和ETM+遥感影像基础上,运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转移矩阵和构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模型,对乌鲁木齐河下游地区18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进...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通过样带样方法,调查了雾灵山外来入侵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和空间格局.主成分分析表明: 影响一年蓬样方内杂草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为干扰,贡献率分别为28.84%和23.95%...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探讨了新农村绿化景观的内涵,提出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应对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和地方文化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常州市武进区城镇型村庄、城郊型村庄和乡村型...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采用相转化法以无机盐氯化锂(LiCl)和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所制得的膜具有较高的盐截留率,膜通量可达40.5 kg/(m2·h).以自制的PVDF疏水膜进行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通过PCR-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评价了连续运行100天的白腐真菌膜生物反应器中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群落结构与染料脱色效率之间的耦联关系,且通过多维尺度(MDS)方法对DGGE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以二维图形向量...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介绍了一种低技术系统--人工湿地应用于中国上海崇明岛处理农村高浊度富营养化水体.该系统由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复合而成.氧化塘内利用生态纤维填料强化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 人工湿地底部基质采用比表...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利用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开发出适合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新型组合渗透反应墙材料.研究了新型组合材料作为渗透反应墙体的使用安全性; 对渗透反应墙填充组合材料的参数进行优化; 并采用模拟反应槽...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为了深入研究黏性膨胀与丝状菌膨胀的异同,采用SBR反应器,系统地考察了黏性丝状菌膨胀和丝状菌膨胀状态下污泥的脱氮除磷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pH 7.2~8.0,温度22~24℃的条件下,提高好氧阶段的溶解氧(DO)可以保证氨氮...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为了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通过使用NaCl作为一种选择抑制剂(只抑制亚硝酸氧化菌(NOB)的生长而不会以抑制氨氧化菌(AOB)的生长)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过程中实现硝化种群的优化.实验考察了不同盐度对AOB和NOB的...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研究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体系中,Cu(Ⅱ)对3种常见的有机内分泌干扰物(EDs)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Cu(Ⅱ)抑制EDs的降解,抑制作用E2>BPA>EE2,且随着Cu(Ⅱ)浓度增加...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采用基于PCR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变化,探究生物量与水质变化间的关系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会议论文]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
利用指数分解法,将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和最终能源消耗系数,并建立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然后,利用RAS方法将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分别分解成结构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