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4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
近代中国灾荒频仍,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现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仍未摆脱灾荒侵袭的危险.所以,探讨灾荒的原因、灾荒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灾种的各异之处,对于我们吸取历史上有关灾荒的经验教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以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形态,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长期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基础性的战略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
1931年,江淮流域发生了近代历史上受灾范围最大、洪水最为炽烈的严重灾害,武汉则是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灾发生后,中央政府、湖北和武汉地方政府与社会都积极应对,分别在灾荒救济中发挥了相应作用.中央政府主...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经济支撑、基础支撑四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包含15个指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新疆15个地、州、市对外开放水平综合得分;其次,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新...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在各种国际谈判中备受关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中国不可避免的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技术能够捕集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可...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本文基于DICE模型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气候综合反馈响应模型,在不确定技术的假定下以2000年为起点,模拟了100年间我国经济产出、工业碳排放量以及全球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结果显示2050年大气温度将在2000年的基...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针对震后次生灾害事件的演化预测与应急决策问题,本文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方法,从"事件类型、关键属性、从属属性、环境属性和危害评估属性"五个属性维度对震后次生灾害事件的属性特征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利用环渤海经济圈7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环渤海经济圈7省份间的碳排放存在...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冰雪旅游资源的承载容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和旅游质量的高低.论文首先基于冰雪旅游资源的特点设计了冰雪旅游资源承载容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依据动向外推法建立了旅游者人数变动模型...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本文使用1998 2012年省级层面的工业统计数据测算出中国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特点.实证结果验证了EKC曲线和"重组假说"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投资均与环境绩效正相关...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近年来对于组织弹性的研究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慨括了组织弹性中对于风险的吸收、适应与恢复能力之后,建立了组织绩效弹性模型.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来研究不同沟通模式下的组织内的组织关系网络,为...
[会议论文] 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4
考虑排放许可及交易的生产问题正在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排放依赖性企业的重视.扶持企业发展排放净化模式是企业生产优化计划的基础,构建政府对企业的额度、补贴、惩罚模式下企业排放许可交易生产优化模型是分析的前提.本...
[会议论文]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西大学主办,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承办,山西省博物院协办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山西省府太原召开.这次会议...
[会议论文]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
1997年3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文物管理所在八角村西北部清理一座砖室墓,为前、后双室结构.墓门为两扇画像石门,上部刻执戟武士,下部刻三角纹.前室北侧壁建一石龛,庑殿顶,龛内三侧壁面绘彩色壁画.石龛前斜躺一具男性骨架,基...
[会议论文] 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
湖南是一个灾害频发的省份,对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除水旱灾害之外,当数传染病流行造成的疫灾,这是一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的灾害.古代文献中笼统称之为"瘟"、"疫"、"疾"、...
[会议论文] 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
一、灾荒前期粮食供应状况分析(一)全国的水旱灾状况1959-1961年,连续发生全国性的重大旱灾,同时,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水灾也较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德二等人根据全国受旱(涝)轻重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1(涝)-5(旱)旱灾...
[会议论文] 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
2009年7月11日至13日,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会议以"华北灾荒与社...
[会议论文] 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
元大德七年(1303年)的洪洞8级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能够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关于这次地震的情况,地震史研究者已做过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这次大地震破坏范围极广,不仅使山西省中南部地区遭到严重破坏,与之相邻的...
[会议论文] 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
一、问题的提出在山西高原,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发生的燕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平缓开阔的复背斜和复向斜,背斜构成山地,向斜构成盆地.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貌继续发生变化,出现了以断层陷落为主,北东或北北东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