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烟气脱硫是减少工业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方法,随着脱硫设备运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脱硫副产品产量也随之剧增,其如何处理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目前,脱硫副产品大多闲置堆放,形成大量的固体...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初筛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11株,复筛选出其中絮凝活性最好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发酵液作为污泥絮凝脱水剂,对污泥脱水进行调理,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量、污泥初始pH值、CaCl2的投加量对污泥...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以污水处理站剩余污泥为原料,对其热解制备吸附剂。试验结果表明:碘值不能真实反映出低温时热解污泥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高温时随温度升高,碘值和亚甲基蓝值均增大;随热解恒温时间的增长,碘值和亚甲基蓝值均有增大的趋...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为促进徐州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促进本地区生态环保型优势产业开发,挖掘、保护和利用好徐州市自然资源,2006~2010年,徐州市农科院组织科研人员,首次对徐州地区野生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连续系统性调查,对本地区羊肚菌种类...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采煤塌陷区土地的复垦和利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煤塌陷区土地资源特征,并进一步提出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各种技术方法,以期使矿区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得到根...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地面空间严重不足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地下空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文阐述了徐州市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为提高徐州气象部门气象服务能力提供思路,同时提升徐州地区整个设施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煤层气产出水多具有高悬浮物、高碱度、高硬度等特征,混凝是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本文进行了煤层气产出水的混凝效果研究,选择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或絮凝剂1联用,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比两种方案对高悬浮煤...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文归纳了徐州市寒潮的主要气候特点,介绍了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的分类标准,综述了目前徐州市寒潮预报实践和研究中使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做好寒潮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在干旱预测方法上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下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针对徐州本地的干旱特点,探讨了徐州地区应对干旱灾害应当着手开展的若干预测方法:①结合本地区域气候特点,选取有代...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了严重的采煤塌陷,在一些高潜水位地区发生地表积水,形成采煤塌陷湿地,土壤淹水后,氮元素将被释放到上覆水体中。本论文以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煤矿采煤塌陷湿地作为研究...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建筑遮阳的目的是夏季防止过多的太阳辐射,冬季又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只有较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才可以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同时降低整个建筑的能耗。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现有的建筑都缺少遮阳设计或者遮阳设计不合理。...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2008年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处于前4位的依次为莱芜(9.143 6)、枣庄(6.340 4)、淮北(6.185 2)、济宁(5.004 9);后4位的分别是阜阳(1....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以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为背景,探讨徐州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徐州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以利于徐州市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更全面、系统、务实地展望和创造徐州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常见污泥处置方式及其不足,介绍了一种节能、减排、经济的污泥处置方式——蚯蚓降解污泥,并通过实验对蚯蚓处理徐州市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对纯生活废水...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研究了经白腐菌处理、稀酸处理的秸秆作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秸秆粉和麸皮用量、起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DO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通过对正交的优化,FPA酶活达到6.11 IU/mL,CMC酶活达...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和演变趋势可以看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的一种量化标志,我国的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从生态健康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出...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阐述了苏北地区农村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被动式太阳能精心设计,在现阶段可以满足该地区农村住宅的采暖需要。
[会议论文]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
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传统产业衰落、竞争不断加剧,转型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贾汪区作为徐州地区的煤炭产区之一,目前正处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