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16
本课题组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铀成矿作用及中国西南地区含铀磷矿中铀的分布规律及研究现状,从铀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构造.岩浆活动及深部流体活动与铀成矿作用、断裂控矿作用等方面深入研究深部地质作用的标志、表现形式...
[会议论文] 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6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化学元素在活化、迁移、分散或聚集的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同位素丰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有关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的新兴学科.随着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研究矿床成...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本次研究从大水金矿的Au元素的迁移和沉淀方式入手,分析了大水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地质特征,对大水金矿的成矿机制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探出大水金矿的可能成矿模式.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本文结合莫若古铜矿的地质特征,对莫若古铜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矿体主要呈北东向,形态主要为层状、似层状,局部呈细脉状、透镜状,产于阿古鲁沟组第三岩段下石英岩带上、下接触部位中,其中下石英岩带上部与...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甘肃大水金矿是90年代初在甘肃南部西倾山地区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在太古代结晶底上,由于印支及燕山运动的影响,深部混合岩发生部分熔融,其中的挥发分向地表迁移。早期金在岩浆岩中富集,伴随岩浆上...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本文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
[会议论文]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2015
西范坪斑岩铜矿床产于扬子板块西缘过渡带的盐源盆地西南缘,已有研究表明,成矿构造是控制热液金属矿床就位的主导因素,因此研究斑岩型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西范坪地区不同期次岩性的岩浆脉动式侵入(...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
通过研究认为构造节理与铜矿有密切关系,构造节理分析和研究对铜矿成矿控制因素研究有参考价值,对区域找矿及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有关构造节理的研究结果与区内的构造背景是吻合的。西范坪—模范村喜马拉雅...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本研究选择西秦岭白龙江地区的岩浆岩侵入体开展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试图了解这些岩体的形成时间,进而就西秦岭地体的演化属性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和构造演化模式;并依据岩体所反映的...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西南三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铜、铅锌、银、金、锡等优势资源潜力巨大,本区在喜马拉雅期继续保持陆内盆-岭构造格局和挤压→推覆→走滑剪切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转为以中酸性岩类为主。区域成矿表现为壳型、...
[会议论文]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
川西若尔盖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产地,位于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由于区内地表岩浆岩分布较少,前人大多认为本区的岩浆岩不发育(毛裕年等,1989).金景福教授等通过对地表和深部隐伏岩体的详细研究,系统总结和...
[会议论文]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2013
本文介绍了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矿床成因。根据大红山矿床与典型IOCG矿床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对比,特别是矿石构造、Gu品位、蚀变类型等,该矿床成因类型应...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西南地区广泛分布黑色岩系,主要分布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志留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其中以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为主,次为志留系。西南地区黑色岩系中分布有众多的铀矿床、铀矿点和铀矿化点,但铀矿床相对较少。西南地区...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川西坳陷平落坝构造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钾离子浓度最高的构造区,同时伴有B,Br,I,Li等多种元素.从平落4井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富钾卤水以来,研究人员对富钾卤水的成因先后提出了多种认识,主要认...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本文而利用湖泊沉积记录重建湖泊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状况,探讨了遏制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研究表明,学科交叉及与其他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湖泊是相对独立的自然综合体,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目前对中低放射性水平核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置方法主要是近地表地质处置法,地下水运移是促使核素扩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如何有效阻滞核素在水体中的扩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用土壤等介质吸附模拟核废液中的...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湖泊沉积物是由各类碎屑、粘土、外源/自生/内生矿物以及有机物质等在一定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组合成的综合体。湖泊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全球环境演变信息,比如湖水的化学元素组成、湖泊相关流域的地质构造活动、...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四川绵远河沿岸遍布许多磷矿山和化工企业,清平磷矿是四川磷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次采样从绵远河的上游到下游,全线布点.采样期属于河流枯水季12月~次年4月,本次调查对所有采样点的pH,Eh和温度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pH范...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土壤是微量物证的一种。土壤的证据价值在于它本身组成部分的复杂性,如物理性质上在颜色、密度、粒径方面的差异,化学性质上在各元素含量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地质学上矿物组成的差异等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土壤指纹特...
[会议论文]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
广西大新地区位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右江褶皱系西大明山凸起,大新凹断束,那岭—俸屯褶断地垒的北端,辉绿岩脉沿断裂呈北西向零星分布.该区产有铀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前人在进行矿床成因等研究时没有将辉绿岩脉与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