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 - 2015
依据输入参数是否已知将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分为已知先验信息和未知先验信息来进行讨论。对目标检测领域一些经典的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目标检测算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
[会议论文] 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 - 2015
针对常见的三类反射率反演方法中基于高光谱图像数据本身的反射率反演,在以自动搜索平场域法为核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使用两幅各具特点的图像数据,通过试验将其与内部平均法和平场域法进行比较,发现...
[会议论文] 2014江西省地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学术年会 - 2014
赣中铁矿田整装勘查区面积2350km2,铁矿层含矿层分布范围大、连续性较好,找矿前景仍然巨大。在整装勘查区范围的杨家桥-长溪、花桥-太平山、南坑-马鞍寨重点调查评价区在中深部找矿仍有较大潜力,在以往是空白区的两...
[会议论文] 第三届全国气象观测技术交流会 - 2013
气象雷达站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将雷达站对雷达、通信系统与发电机、电源切换柜、UPS等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机房的温、湿度情况纳入同一平台实时监控;可即时完成雷达基数据、产品、拼图、状态信息的数据自动上传;具备声...
[会议论文] 湖北省地质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
鄂东南尾矿资源分布广泛,有尾矿库500多座,库容量在1亿m3之上,多数尾矿库含可以利用的有用组份.介绍了尾矿物质组成及其基本特征及综合利用情况,建议尽快出台地方性《尾矿资源有用组分综合利用法》。建议由黄石市国土...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PM2.5监测及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 - 2012
隔日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深圳市大气PM2.5样品213个,分析其中2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其浓度特征、时空变化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PM2.5中22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平均为2.43±1.37 μg/m3;相对含量平均为64.15...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2012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的长9油层组是一个油气勘探取得新发现、新突破的战略接替层系。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盆地地质背景分析,认为...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2012
为了综合考虑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在时、空、强方面的活动的异常,本文引入了地震活动因子A值来表征地震在时空强等三方面的综合特征,提高了震前地震活动的震兆信息的显示度,并且通过对川滇地区MS 36地震前地震活动因...
[会议论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 20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因其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等特性而备受国际关注。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电子、电器、家...
[会议论文] 湖北省地质学会成立50周年暨学术年会 - 2009
鄂东南以铁、铜为主的五类金属矿山尾矿库有500多座,其中70座规模较大,库容过亿立方米.有46[%]以上的尾矿库中具有尾矿矿床特点,主要有用成分有TFe(铁矿砂)、Cu、Au、WO3(白钨矿)和S,含多种伴生有用组分.保护好尾矿库...
[会议论文] 贵州地质科技与找矿突破论坛 - 2009
本文在简要叙述坪山铁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含矿层位、矿石类型、成因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成矿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标志。
[会议论文] 贵州地质科技与找矿突破论坛 - 2009
本文在简要叙述赫章县白泥厂铅锌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含矿层位、矿床成因等方面简单分析了该区的成矿条件。
[会议论文] 贵州地质科技与找矿突破论坛 - 2009
在贵阳市乌当区一带由于地质构造的有利组合,构成了一些良好的热储构造,具有寻找地热资源的潜力。本文即是从地热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热储的分布、厚度及其稳定性等方面对贵阳市乌当区泉天下国际公馆地热水资源...
[会议论文] 川庆钻探公司首届青年科技论坛 - 2009
针对土库曼阿姆河右岸地区侏罗系上统长段盐膏层特点,为满足现场钻井液施工需要,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防止大段盐膏层对钻井液污染的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配方及性能参数,制定出了相应的现场应用技术对策;现场应用表明,该...
[会议论文]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 - 2008
利用NCEP1°×1°资料以及TRMM/TMI资料,使用新一代中尺度大气模式,进行了五组数值试验。通过分析可知TRMM/TMI资料能够很好的反映台风引起的海面降温。由前三组控制试验表明SsT对台风强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采用日变化的...
[会议论文] 中国气象学会全国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 2008
应用WRF模式对2006年台风“珍珠”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证明所用方法可以改善台风模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