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2009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多波束勘测水深的误差表现,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首先去掉勘测质量差的重复覆盖条带,改正横摇校准残差,然后根据提出的浅水常梯度声速模型,搜索确定模型参数,以此模型参数及波束到达角和...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 2006
本文通过近些年南海北部陆缘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浅层剖面和多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岩心、柱状样等资料,对发育于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峡谷的地貌和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2004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进我国的一项海洋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我国边缘海勘测、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调查等项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横摇、纵摇、电罗经偏差和导航迟延是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几项关键声呐参数.结合...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2004
基于最新勘测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资料,本文对分布于冲绳海槽盆地的海底峡谷、线性海山、雁行排列的构造洼地及与陆架裂离的构造台地等典型构造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其形成原因和地质意义进行了浅析.
[会议论文] 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成立暨海底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 - 2003
以马尼拉海沟及周边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地震台网数据中心共搜集了1965个地震目录,时间为1978年至2002年,震级Ms4级以上.收集了美国哈佛大学确定的27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了各次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地震的...
[会议论文]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研究专项学术交流会 - 2002
根据多波束系统具有多传感器组合和广角度发射、接收技术特点,系统分析了多波束测量中误差的来源,通过东海声速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的讨论,在声速改正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影响多波束声速改正的主要因素:声速结构...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8届年会 - 2002
本文根据高分辨率多波束地形地貌数据,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构造地貌解释,提出南海海盆向马尼拉海沟倾斜俯冲的可能性及证据.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 2001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1996年中法合作在东海陆架自长江口至冲绳海槽获取的5679km的高分辨率电火法单道地震(部分多道)资料进行全面判读研究,并与DZQ4井岩性分析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结合获取的...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00
国内已经引进了各种型号的深、浅水多波束系统,应用于大洋资源调查、大陆架勘测、工程及航道建设中,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进行各种格式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开发应用,成为海洋信息技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从底层自主...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00
863计划海洋领域"820-01-01"课题(海底地形地貌的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在全面剖析国内引进的多套现役多波束系统的基础上,面向国内用户,结合国家规范要求,完全从底层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地形电子成图系统MB...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00
多波束勘测数据的精度影响数据的可信度和使用范围,系统参数、声速结构以及噪声等是制约数据精度的关键因素.我们根据使用不同多波束系统的经验,并结合863计划海洋领域多波束后处理软件研制的最新成果,对影响多波束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