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14
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不锈钢废渣,不锈钢渣中含有三价铬Cr3+和六价铬Cr6+,其中Cr6+具有很大的毒性并且有致癌的危害.Cr3+在酸性条件以及氧化性条件下易氧化为Cr6+[1],在对不锈钢渣的组成研究中发现,不锈钢渣中...
[会议论文] 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14
本文采用旋转柱体法,在1340o C~1520o C下对CaO-MgO-SiO2-Al2O3-Cr Ox体系进行粘度测量.分别考察了温度,碱度以及Cr Ox含量对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系的粘度逐渐升高,粘度对数与温度倒数符合阿累尼乌斯...
[会议论文] 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14
高温冶金过程中,很多反应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电渣重熔(ESR)就是典型的"电渣冶金"新技术.另外,在渣和钢液之间施加电场可以极大地促进脱硫[2]、脱氧[3]和脱碳[4]的速度,这表明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加速了离子的迁移,从...
[会议论文] 第三届中德(欧)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1
本文研究了MxO-SiO2(M=Mg,Ca,Sr,Ba,Li,Na,K)和CaO-Al2O3-SiO2-(MgO)熔体粘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由于高温测量的难度大,文献中很难找到同时测量同一个成分点粘度与电导率的报道,本研究发现粘度的对数随电导率的对数线性变...
[会议论文] 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10
通过改变加入分散剂的种类和质量,对氧化铝凝胶注模成型中浆料的分散性和流变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运用Zeta电位仪、沉降法和旋转粘度计等测试手段对浆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氧化铝浆料的分...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分析了采用CaCl2氯化ZnFe2O4反应的热力学条件,研究了1173~1323 K温度范围内该反应的动力学.考察了温度、气氛、载气流量、氯化物体系成分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2O4可以被CaCl2选择性氯化,生成的ZnCl2挥发使得其...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根据镁粉在N2气氛下的TG-DTA曲线,分别采用单段保温和两段保温的方法直接氮化镁粉合成Mg3N2.结果表明,单段保温不能得到满意的氮化率,两段保温可得到较高的氮化率,19.0%的增重率对应直接氮化过程中金属Mg粉的收得率约...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高温条件下,含磷的氧化物体系容易产生磷的挥发.本文考虑了磷及磷氧化物的各种气态形式,理论计算了一定P2O5活度和一定氧分压条件下,各种气态磷及磷氧化物生成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以及气相中各种磷及磷氧化物的平衡...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热浸镀55%Al-43.4%Zn-1.6%Si合金镀层钢板是一种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氧化性优良的产品.本文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该产品表面,发现单个晶花存在两种不同的微观形态(网格状和树枝状),处于同样形态下的树枝...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采用水合肼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在乙二醇溶液中,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镍粉.研究了Ni2+浓度、水合肼加入量、NaOH浓度、PVP用量对合成镍粉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对制得的纳米镍样品用RD,TEM进行了表...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采用可控燃烧合成法(CHCS)制备了La2Mg17-Ni复合储氢材料.XRD和SEM研究发现,强磁场抑制了杂相La(OH)3的形成,添加Ni后能在合金颗粒表面形成MgH2、Mg2NiH4和少量La氢化物所组成的复相组织.通过PCT性能测试发现,材料在52...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应用光电化学方法和Mott-Schottky分析技术研究了H62黄铜在0.1%wt硫酸钠和氯化钠两种电解质溶液中的脱锌机制.结果表明,H62黄铜在0.1%wt硫酸钠溶液中为溶解-再沉积的脱锌机制,而在0.1%wt氯化钠溶液中为锌的优先溶解...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利用Al-Zn-Si-Mg体系最新的热力学的描述,运用PADANT计算软件,通过Al-Zn-Si-Mg四元体系的相图计算结果预测同时添加Mg和Si元素对铝锌合镀层相组成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Scheil-Gulliver凝固模型模拟了45Al-Zn-10Si-10M...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光学碱度估算熔渣的密度和黏度的方法.首先利用Toop-Samis模型来计算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学碱度用来计算三种氧(桥氧、非桥氧、自由氧)的平衡常数.根据炉渣密度以及黏度与热力学性质的关系,建立...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同时结合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研究了H2分子在洁净和Pt掺杂Mg(0001)表面的解离吸附过程.给出了H原子在Mg(0001)表面的吸附势能面和H2分子的解离路径和势垒,结果表明H2分子的吸附...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铁精矿为原料,本文研究了含碳球团在1273~1423K、Ar气保护、不同配碳量条件下的还原动力学,同时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金相观察的手段对还原后的样品进行了结构与组成的表征.研究发现,随着配碳量的...
[会议论文]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2008
本文采用一个新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含碳球团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机构,着重研究了温度和煤种对含碳球团还原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理论预报值和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表明含碳球团还原反应的限制性步骤为气相扩散环节.还原反...
[会议论文]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 2007
针对 H 原子在 Mg(0001)表面的吸附问题,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 H 原子在 Mg(0001)表面的势能面和4种可能吸附位置的能量,探讨了不同吸附位置对 Mg(0001)薄膜层间弛豫产生的影响, 并对吸附 H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