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3期
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北京地区有5个以上记录台站共76个地震事件,计算北京地区地震波速比的平均值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发现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北京地区地震波速比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
利用Snoke的初动加振幅比方法和59个3分量数字化测震台站记录到的1028条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首都圈地区2002~2004年1月41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用随机模型等方法对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做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区的震源机...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北京及其邻区(38°~42°N,113°~120°E)范围内2002年1月~2015年1 2月的11 796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获得9 311个重定位结果,结合北京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小震空间分布特征与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
选用首都圈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近震源Brune模式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年至今ML≥2.0地震的视应力值,探讨了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最终选取2.0≤ML≤2.9地震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视应力的时空异常...
选用首都圈测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2014年小震波速比值,系统分析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强震孕震过程的前兆信息.为了保证多台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精度...
针对地震前经常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展开研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1970年以来Ms5.0级以上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首都圈地区8次(组)Ms5.0级以上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均出现了地震条带和逼近地震,震前...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年5期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等有感地震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影响.北京地区面积小、地震较少,缺少有效的中等地震短期预测指标.通过对1970年以来首都圈中部地区的小震活动图像全时空扫描与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近南北向...
在综合考虑经典投影寻踪算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投影寻踪计算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厄密特多项式构建的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建模能力与计算精度的检验,再将其...
重复地震在地震学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家"九五"、 "十五"计划期间, 完成了数百个地震台站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为重复地震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为了有效发挥重复地震的作用, 该文根据重复地震的定义...
在地震综合预测投影寻踪研究工作中,投影寻踪回归算法是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但一般投影寻踪回归算法构造技术较为复杂,采用多次局部光滑回归,计算量较大,外推较为繁杂,容易陷于局部解.在综合考虑传统投影寻踪回归算...
自"九五"以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字化波形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年3期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的小震活跃与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1999年到2003年间频度异常与首都圈地区Ms 4.0以上地震具有一定对应关系,但频度异常对未来地震地点判定的意义不大,需要将北京地区小震频度异常和首都圈...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年1期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巨大地震中,北京地区的一些流体观测仪器记录到了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次强烈地震对北京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系统搜集、整理归纳了该次巨大地震引发的北京地区...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4期
采用传统方法和数字地震学方法(视应力),对首都圈东部地区2009—2017年发生的震群序列性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使用传统方法不能确定震群序列性质,可以利用视应力方法进一步分析,该方法能够反映每个震群应力场的变...
采用目前普遍接受的基于初动符号和振幅比的HASH方法,计算了2008年10月至2018年10月张渤带西段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在获得震源机制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研究了涿鹿4.3级地震前后的应力场变化特征...
ECRS(地震对应相关谱)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关注的地震异常识别方法之一.应用ECRS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单参数与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相关度,通过算例分析与外推预测,并与实际地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此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6期
2016年1月9日河北省怀来县发生ML 3.4震群,据历史记载,该区曾发生多次MS 5以上地震,地震活动强烈。为了进一步判断该区后续地震活动趋势,采取地震序列、视应力及波速比方法,对此次震群进行精细分析,结果表明,此...
[期刊论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年1期
考虑到华北构造区主要地震带对首都圈地区的重要影响,采用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方法,分析跟踪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状态,研究Rt值在中强地震前后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当Rt大于阈值时,地震活动状态比较稳定...
根据首都圈近32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分析方法,结合首都圈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首都圈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综合判定处于相对高应力和闭锁状态的断裂段.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