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勒克蛇绿岩属于南天山晚古生代蛇绿岩带,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玄武岩和含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其中蛇纹岩富含铬铁矿,并具有豆英状特征.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铬铁矿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呈现出...
磷灰石(U-Th)/He体系因具有已知最低的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70℃,约3km深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浅地表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研究,是近20a来发展较为迅速的1种热年代学方法.但由于定年原理、测试方法和4He扩散特点等诸多...
利用印度尼西亚Bukit Koto Tabang (BKT)观测站的地面和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卫星观测数据,分别提取了该观测站2004年和2005年苏门答腊两次M>8.0地震前后地面和卫星观测所获得的CO总量、近地面(1 000 hPa)CO体积分数和...
[期刊论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年4期
根据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数据,讨论了首都圈西部盆岭构造区断裂带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及其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水样的TDS为225~1449 mg/L,δ18O和δD值分别为 12.42‰~-9.54‰,-90.8‰~-71.88‰.水的循环受盆岭构...
[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3期
常温、1.0~4.4GPa下,利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奥长石晶体结构随压力的变化.发现,压力为2.9 GPa时,517 cm-1附近出现新的谱峰,奥长石开始相变.3.4 GPa时,源于奥长石结构中M-O伸缩振动的288 cm-1拉曼谱峰频移发生突变,517...
[期刊论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年4期
利用AIRS产品数据提取了2010年4月4日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Mw 7.2地震前后震中及其附近CO总量和CO体积混合比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讨论了CO气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数据表明,下加利福尼亚地震前约一个月CO总量升高...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苏门答腊2004年12月和2005年3月两次8级以上地震前后震中及其附近CO和O3总量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并讨论了CO、O3气体异常与两次大地震之间的关系.AIRS高光谱遥感数据信息提取结果表明,CO总量和O3总...
[期刊论文] 《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4期
系统地勘测了大屯火山群(TVG)地热区中13眼温泉的分布情况、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测井资料、pH值、空间分布和水岩反应特征,这些温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类型Ⅰ,热储在五指山地层内的SO24-酸性温泉;类型Ⅱ,水源在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