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了巢湖东区底泥样品中有机质、总氮、总磷、铅、铜、铬和锌的含量,其中,表层w(有机质),w(总氮)和w(总磷)的平均值分别为2.016%,0.108%和0.053%;w(Pb),w(Cu),w(Cr)和w(Zn)的平均值分别为40.2,40.1,79.2和123.8 mg/k...
[期刊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年3期
利用自制柱状采泥器采集了安徽城市湖泊洗耳池的沉积物,旨在分析沉积物粒径尧沉积物含水率(WC)、总磷(TP)、生物可利用磷(BAP)和有机质(OM)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洗耳池的沉积物的颗粒粒径比南洗耳池的大,比表面积比南...
适当设定湖泊富营养化指标"参照"值,将修正的Carlson指数公式中的指标值用相对于"参照"值的指标"相对值"替换,公式中的参数可视为与指标特性无关.对公式中的待定参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对多项指标都通用的营养状...
从二维浅水非固定流的控制方程和湖水稀释自净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湖泊流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天津于桥水库的实际情况,对该水库引水期和非引水期的水污染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水库初始质量浓度为零的...
从二维浅水非恒定流的控制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二维湖泊流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天津于桥水库的实际情况,对该水库引水期和非引水期的湖水流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引水期水库的流场达到稳定状态时,水库...
[期刊论文] 《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5期
为了建立合理和实用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具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应用集对分析中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给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功能损害态势...
[期刊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4期
测定了巢湖合肥区底泥有机质、总氮、总磷、铅、镉、铬、汞和砷的含量,并研究了垂直分布特征.用潜在危害指数法对底泥污染作了评价.对有机质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其中有机质与总氮之间的线性相关方程为...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研究》1986年1期
前言在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会受到一系列环境因子如温度、离子强度、排放浓度、pH等的制约和控制,因此在研究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时,应充分重视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开展了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研究》1986年1期
一、前言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本问题之一.环境容量研究对制定污染物的地方性环境标准、流域水质规划、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性作用,确定环境容量的科学含义,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研究》1986年1期
重金属在土壤、沉积物及悬浮物中的赋存形态分析是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为追溯污染源、研究污染物的生物可给性、制订水质标准以及确定水环境容量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因此,近十年来,重金属形态研...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研究》1986年1期
铅是在环境监测中被称之为"五毒"的元素之一,过量地摄取铅会引起铅的急性中毒,如疝痛、贫血、神经系统及脑等疾病.由于铅自古以来就是广泛使用的金属,因此铅中毒事件在历史记载中不乏其例,同时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开展了广...
[期刊论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沿海城市多为软基地区,极易出现地基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排水管网系统容易出现管道渗漏、断裂等一系列问题.考虑到软土地区的地基特点,沿海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应转变思路,将分散型污水处理思路纳入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的系统...
[期刊论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在对温州市温瑞塘河蝉河-山前河-汇车桥河段的主要污染源、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巧妙集成与组合,形成了一套温州市蝉河-山前河-汇车桥河的综合治理方案,由于温州市河流的污染...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研究》1984年6期
为了减轻水质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加强对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如制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整备下水排放系统,兴建废水处理厂,力图通过大幅度削减点源废水排放量及提高处理水平来改善水质.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1986年2期
前言国内外学者业已开展了悬浮物和底泥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的研究.湘江悬浮物底泥的吸附研究业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过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高浓度范围(ppm级范围)、在去离子水体系中进行,这对于探明悬浮物或底泥对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