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2年6期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为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为济阳坳陷目前和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统计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分布在26.8%至94.1%之间,平均为55%,其中绝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在...
正韵律砂层中渗透率级差对石油运移和聚集二维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同一注油速率下,小级差的正韵律砂层比大级差的正韵律砂层更易发生油的聚集,含油范围也更大;②当注油速率小于1.0mL/min时,在同一注油速率下,油可...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2期
利用二维模型进行了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与聚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中的高渗透带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油的运移和聚集构成重要的影响;(2)当上覆地层渗透性较大时,下部地层中的油可向上覆地层运移,...
根据对东营凹陷牛35岩性油气藏充满度(含油砂体体积占砂体总体积的百分比)及其控制因素的重点解剖,结合4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认为渗透率级差是控制砂体充满度大小最主要的因素,砂体非均质性对砂体中的油水分布和充满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石油在低渗透储集层中运移,聚集机理是该地区成藏研究的关键.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有机包裹体分析、含油砂岩荧光薄片分析等方法,结合原油物性特征、砂岩含油性与物性变化...
东营凹陷深部流体的活动大量存在已被证实,其主要表现有地球化学异常、重金属元素异常、岩浆活动及深部结构异常和古地热梯度异常等.深部流体进入沉积盆地主要通过深大断裂和岩浆喷发,将打破原有的物质能量平衡,从多个...
东营凹陷第三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储集孔隙发育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泥岩(烃源岩)-孔隙流体系统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有机酸和CO2的数量是砂岩层孔隙形成和发育的关键;(2)砂岩层中的碳酸盐和铝硅酸盐矿...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年2期
在沾化凹陷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断层带的流体运动方式和运动相态对馆陶组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连续(稳...
基于近年来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藏勘探进展,分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类型和成藏特点,并通过油气运聚模拟实验剖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油气运聚机制.潜山油藏可分为容易发现的潜山顶(头)聚油的常规型潜山油藏和不易发现的潜山...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隐蔽型深潜山、潜山内幕等隐蔽型潜山目标.研究表明,埋藏深度大于3 500m的隐蔽...
世界上许多含油气盆地深层油气藏的形成都与膏盐层有关.针对膏盐层的空间展布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深层膏盐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认为:渤南洼陷的膏盐层主要发育在洼陷中心部位,并向南、北依...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0年2期
从气体地球化学、有机质热变、包裹体均-温度、古地温梯度、成岩矿物、重金属元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证实了东营凹陷发生了大量的热流体活动.热流体主要沿活动性较强的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并以侧向强迫对流为主,同时具有...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年1期
碳酸盐胶结物是东营凹陷砂岩储层的主要胶结物.东营凹陷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在纵向上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含量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且厚度较大的含碳酸盐胶结物砂层在层位上主要分布于沙三段,其次分布于沙一段和沙二段,在...
通过对济阳坳陷527个砂体的"相"和"势"关系统计,结合二维砂层组合模拟实验和高温高压岩心石油运移和聚集实验,探讨了"相-势"耦合的内涵.不同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相-势"耦合控藏特征:砂体尺度下,主要体现在沉积相类型不同...
透镜状砂体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层次分析法是定量分析透镜状油气藏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济阳坳陷古近系透镜状油气藏的成藏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两两对比判别矩阵,应用层次分析计...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年3期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在下部的超压体系之中.在该压力体系中,由于断裂作用、储集物性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充满度岩性油气藏.对不同充满度和类型的岩性油气藏成藏体系的比较分析,建立不同充满度的岩性油气藏油...
运用宏观分析与显微测试等手段,对断裂带周围介质及流体本身进行了分析,识别出能够反映流体沿断裂带活动的信息.流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时会使周围介质及其自身发生变化,如:断层附近的温度、压力异常及围岩出现的岩石矿物...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年3期
昌潍坳陷是胜利油田重要的外围勘探区域,确定其古地温对研究其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应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反演得到了其新生代热史演化规律,得出昌潍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演化趋势从古...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包裹体和地层水化学成分以及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的研究,认为:①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地球化学演化表现为:从古至今封存条件变好,现今地层水经历了相对于古流体更为强烈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