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的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深圳三条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研究,采用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按当地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计算,三条河流都受到...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1 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1 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
优化设计了人工快渗池的结构与滤料组成并进行了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该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90%以上.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快渗池,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的去除...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阐述了其定义、发展背景、运行方式、作用机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指出CRI系...
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分离出12株亚硝酸细菌,筛选出氨氮转化效率较高的6株菌Y11、Y14、Y22、Y32、Y41、Y52.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16S rDNA测序结果,可确定6株菌分别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sp.)、代尔...
通过设置缺氧区、分区种植水生植物构建微生物与多种水生生物共同作用的缺氧/好氧生物塘,对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中试规模的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好氧生物塘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出...
分别采用稻壳、玉米芯和陈米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对低碳氮比污水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和玉米芯对NH3-N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0~93.33%和6.9%~91.75%;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比原水有所增加.投加...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和SS分别为640~1 230、160~382、164~322m∥L的情况下,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64~92、9~24、34~6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分别设置红树林(Kandelia candel)群落、红...
在厌氧污泥具备了较好的六氯苯(HCB)降解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标准血清瓶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和营养元素等环境因素对厌氧污泥降解HCB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的反应温度为25、30、35和40℃;初始pH为5.0...
基于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池中各层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各种微生物大都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0~20cm...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工艺过程和处理效果,结果除总磷外,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CODcr为5.0~26.0 mg/L,SS为1.7~10.0 mg/L,NH3-N为0.30~2.31 mg/L;处理受污染的河流水时,其出水CODcr为8.0~26.0 m...
以不同碳源(PBS、PHB和陈米)条件下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投加PBS和PHB后,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PBS-14.29%~96.55%和PHB-57.89%~96.55%,而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浓度比原水有所增加,均小于《城镇...
通过实地踏勘和钻探采样的方法调查了深圳江碧工业区地下水质状况,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了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控制的对策.结果表明:工业区内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
[期刊论文] 《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1期
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混凝沉淀技术作为土地处理系统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有效降低了人工快渗池的污染物负荷,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其对COD、SS、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5.6%、82.8%和56.5%;试...
[期刊论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2期
近年来,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首先对畜禽养殖粪污的危害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现状.最后,对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技术与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具体措施展开...
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LnSrCoO4(Ln=La,Sm)复合氧化物,考察了其对CO和C3H8的氧化反应活性,并运用XRD,BET,TEM和TP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氧化物具有四方K2NiF4结构,对CO和C3H8的氧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