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2008年以来,北美页岩层系的勘探对象逐渐由天然气转换成液态原油.2014年美国致密油产量日产超过50万吨,年产超过1.8亿吨.目前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更需要在致密油勘探过程中考虑石油富集区(即甜点区).北美地区典型的致密油...
[会议论文] 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 - 2014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大面积研究区目标信息,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野外调查任务.WorldView-2数据具有8个波段,全色分辨率0.46m,多光谱分辨率1.8m,提高了识别地物细节的能力.本文利用WorldView-2数据完成力达坂幅1∶...
[会议论文] 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 - 2014
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地质体形态的模拟及三维展示,更重要的是将勘探工作中所获得的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勘探数据进行组织整理,综合到三维环境中去,直观再现各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及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提...
[会议论文] 武汉市第六届科学年会 - 2014
2013年,武汉正式以新标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增加了臭氧、一氧化碳、细颗粒物三项指标,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取代原环境空气污染指数。武昌紫阳国测点,位于武昌首义南路,在201 3年空气质量新标准执行后,武昌紫阳测点...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 - 2012
我国已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并重阶段,找油找气正不断突破生烃最高温度、储层最小孔喉、聚集最大深度"3个极限",亟需形成新形势下的油气勘探理论技术.本文提出油气资源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理论新认识,形成了以5类...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2012
本文主要基于岩矿观察、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生排烃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证据,对苏里格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区成岩成藏耦合关系进行了说明。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2
从毫米—微米级孔喉的圈闭油气,向纳米级孔喉的连续型油气延伸,是油气储层地质研究的趋势.在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中,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纳米CT重构等先进技术,首次在含油气致密泥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储层中发现了...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2
新疆风城油田A井区齐古组油藏为受构造控制的浅层超稠油油藏,具有埋深浅(150~250m)、原油黏度高(20℃时25×104mPa·s)、油层层系多、厚度大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及数值模拟技术等方法...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区是发育在大范围致密砂岩储集体系中、天然气连续分布的非常规圈闭天然气聚集。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质背景、成藏特征、运聚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是连续型致...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在油气类型、地质特征、聚集机理等方面具有本质区别。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储层,...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全球油气勘探的发展,主要经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聚集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两次重大理论技术创新和跨越。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球油气勘探方向正逐渐从常...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在对中国非常规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储层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小于1μm的纳米级孔喉。压汞实验与纳米CT重构技术发现,纳米级孔喉是致密砂岩储集空间的主体,是形成致密砂岩低-特低孔渗特征的重要因素,有机质微孔是页岩...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本文以苏里格大气区为例,剖析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区与常规单一圈闭油气聚集完全不同的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区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区”的概念突破了传统二级构造带和单一圈闭控制油气分布的概念,有效...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2011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目前正迈入快速发展期,这同时也带动了页岩油的开发.Bakken页岩区带的总资源量为230亿吨,待发现石油平均资源量为1400万吨,目前拥有>8000口生产井,截至2009年底,“页岩油带”累计产油量达770万...
[会议论文] 2010年地震流体专委会与地球流体专委会联合学术会——地球流体与成矿成藏、地震孕育及预测专题 - 2010
@@石油地质学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从“油气苗”现象→“背斜”理论→“圈闭”理论的过程。传统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明显圈闭界限的油气藏,单一闭合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
[会议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2009
本文介绍我国“连续型”油气藏具有非典型圈闭特征、丰富的资源潜力,要分层次勘探开发。本文最后介绍了“连续型”油气藏的评价基本原则、程序及流程。
[会议论文]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09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之一,腹部地区地层展布平缓,大型断层不发育,深部目的层段(主要为中下侏罗统砂岩,部分为白垩系底部砂岩)普遍发育成岩后强超压系统,目前已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储量集中分布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