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04年全球重大变化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学术研讨会 - 2004
本文通过对淮南地区九里桥组新元古代沉积时期的叠层石礁体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情况的研究,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响应关系,风暴活动、海进与海退过程及海水的加深都对造叠层石生物的造礁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
[会议论文]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
在进行FDTD电磁散射计算时,引入斜入射平面波的传统方法由于使用了插值,不可避免的带来连接边界上入射波的泄露。这些泄漏的入射波叠加在目标散射波之上,对获取目标的散射特性造成影响。该文提出一种避免泄露波对散...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2013
安徽巢湖北部平顶山-马家山一带下三叠统出露连续、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我国早三叠世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下三叠统自下而上由殷坑组(印度阶及斯密斯亚阶下部)钙质泥岩夹泥质灰岩、和龙山组(斯密斯亚阶上部)瘤...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2013
安徽巢湖北部平顶山-马家山一带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出露良好,是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该地区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殷坑组(印度阶及斯密斯亚阶下部)钙质泥岩夹泥质灰岩、和龙山组(斯密斯亚阶上部)瘤...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2013
巢湖地区在沉积区划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该地区平顶山及马家山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沉积连续、出露较好,是相关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事件已有较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2011
核形石作为包壳粒的一种,曾有多种称谓,如藻灰结核(Dahanayake,1977;贺自爱,1982)、藻鲕、藻豆粒、藻球、藻饼(Glass,1980)、叠层石SS型(Logan,1964)等,几乎都说明了其与菌藻类生物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地质历史中核形石的...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2011
Walyungup盐湖位于西澳珀斯盆地西南部,为沿海低盐度陆相湖泊,盐湖形成于全新世,周围为植被覆盖的丘陵,湖水由地面径流以及地下水补给.湖泊周边发育固结的微生物席、微生物岩及泥裂构造,不仅记录了较完整的全新世至现代...
[会议论文]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 2010
安徽省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地层沉积连续、化石分带明显、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富.该地区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微生物岩主要发现于和龙山组上部和南陵湖组下部.和龙山组中的微生物岩分...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 - 2009
安徽省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地层沉积连续、化石分带明显、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富.该地区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叠层石主要发现于和龙山组上部和南陵湖组下部.和龙山组中的叠层石形成数...
[会议论文] 2007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古生物分会-地质古生物遗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 - 2007
本文主要探讨了巢湖北部平顶山周边地区主要地质遗迹的特征,包括:1、地层出露连续、沉积类型多样、意义重大;2、古生物化石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保存完好;3、构造特征明显;4、矿产资源丰富.
[会议论文] 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 2006
本文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理想区间法.该方法由评价标准样本数据驱动,利用全部隶属度值信息计算相对环境质量等级值.将其作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避免了应用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判...
[会议论文] 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 - 2006
安徽省地处华北、华南两大沉积单元和生物区系的交变地带,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地层剖面完整,含有丰富的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微体古生物和古遗迹化石, 它们既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又是...
[会议论文] 《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现代生物、人与自然和谐》学术研讨会 - 2005
新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发育的由均匀微亮晶方解石形成的肠状褶皱席状构造的碳酸盐脉体被称作臼齿碳酸盐脉体(Molar-Tooth carbonates,以下简称MT),目前对于此种脉体的成因尚具有较大的争议.
[会议论文] 《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现代生物、人与自然和谐》学术研讨会 - 2005
安徽省地处华北、华南两大沉积单元和生物区系的交变地带,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地层剖面完整,含有丰富的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微体古生物和古遗迹化石,它们既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又是珍...
[会议论文] 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 - 2004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碳酸盐岩沉积厚度40-70m,可划分为下部含臼齿脉体砂质灰岩段(厚13-18m)、中部叠层石灰岩段(厚19-62m)和上部含宏体化石砂质灰岩段(厚7-10m)三部分.该组沉积中期是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主要的叠层石...
[会议论文] 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 - 2004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碳酸盐岩沉积厚度40-70m,可划分为下部含臼齿脉体砂质灰岩段(厚13-18m)、中部叠层石灰岩段(厚19-62m)和上部含宏体化石砂质灰岩段(厚 7-10m)三部分.该组层序出露完整、沉积类型多样,在野外容易...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 - 2002
The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RBC) is a widely used wastewater treatrment process .There has been some
[会议论文] 第二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 - 2002
During the acidogenesis of wastewater hydrogen is produced as a by-product. Hydrogen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as a clean energy carrier in the future. Microbial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ferment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