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南花岗闪长质岩石以高K2O/Na2O, K2O+Na2O>6.0%为特征, 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其形成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制约; 岩石稀土元素富集, 铕负异常不明显, δEu=0.71~0.89;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Nb-Ta亏损, P、Ti或亏损...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表现出双峰式特征,主要由玄武质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成。基性火山岩属于低钾拉斑系列,轻微富集LREE,Eu异常不明显 (Eu*/Eu=0.99~1.04)和HREE无明显分馏的特征(Dy/YbCN=1....
华南由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新元古代拼合而成,其拼合时间与演化模式一直广受争议.江南造山带是其重要的拼合带,带内保留一系列新元古代沉积作用-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碰撞时间与演化机制的理想场...
海南岛位于印支与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构造演化复杂,因此海南岛的拼合历史和构造属性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三亚荔枝沟地区新识别出的酸性火山岩对于探讨海南岛早中生代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指示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
华南陆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是华南地质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洋—陆俯冲/碰撞和陆内构造两种观点之争.而华南陆块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报道以花岗质岩石为主,对构造指示意义更为明确的同期镁铁质岩浆岩则研究较少,且对已发...
新疆乌拉斯沟铜矿床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盆地内,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受 NW向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产于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岩系中,目前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在细致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开...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年4期
本文利用二维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着重探讨上覆大陆岩石圈结构、地幔柱规模及二者间的相对位置等参数对上覆大陆漂移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地幔柱作用下,大陆是否含厚的岩石圈...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海南岛地处东古特提斯构造域东缘,是研究古特提斯东缘演化的重要地区.对海南岛东南部长征和陵水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 U-Pb定年结果显示两者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51±2 Ma和256±1 Ma,指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样品的 K2O...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年1期
岩体中的放射性生热是地幔对流和地壳变质作用的关键热源之一, 但地壳放射性生热率是如何影响大陆俯冲?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尤其是大陆碰撞区域的热结构演化, 尚未获得共识.本文使用热?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上、下地壳放射...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年2期
海南岛地处华南陆块南缘,紧邻印支陆块,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其地质特征一直备受关注.厘定该地区中元古代岩石的成因对恢复华南中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岛西部公爱地区花岗质岩石与围岩抱板群变沉积岩呈侵入接触...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平水一带早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精细年代学约束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厘定是理清华南内部新元古代演化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对江南造山带东段平水地区桃红岩体中的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和...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年4期
海南岛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南部三亚地块,并在琼中地块零星出露.相对于三亚地块,琼中地块内的古生界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证据及精细年代学数据,其地层划分及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广受争议,严重限制了对海南岛北部古生代构造属性...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海南岛地处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其拼合机制及精细时代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以北的晨星地区识别出一套具高εNd (t)值的火山岩,对其进行了全岩40 Ar-39 Ar 年代学...
[期刊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年3期
利用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洋?陆汇聚时,大洋岩石圈的绝对俯冲速率和上覆大陆岩石圈的向洋绝对逆冲速率对俯冲模式的影响,尤其是上覆大陆的向洋绝对逆冲速率与平板俯冲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年龄为4...
北京西山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都表现出LREE富集的右倾平滑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富集LILE(如Ba、K),亏损Nb-Ta和Th-U的微量元素特征,Sr同位素组成中等富集,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根据其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可以划分两...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年1期
狭义的华南陆块东部包括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而雪峰山陆内构造系统是扬子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印支期地层角度不整合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的空间分布区域...
综合分析了华南内部中生代(178~80 Ma)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4期镁铁质岩浆活动:220 Ma±,175 Ma±,120~150 Ma,80~90 Ma,其中220 Ma仅在道县发育辉长岩包体.地球化学上区...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年1期
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形成于286~277 Ma,属于晚二叠世,与南天山造山带晚二叠世花岗岩(300~260 Ma)相一致.正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碱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和全碱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67.29%和10.08%~11.22%,且Na2O> K2O...
大别山造山带及其"前陆"形成于三叠纪,是华北陆块与扬子地块经长期构造演化、最终碰撞的产物.研究表明,该"前陆"实际是扬子地块中部的九岭基底隆升带演化相关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带.综合横贯大别山造山带的大地电磁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