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区域GPS和水准测量资料,结合地震构造背景的分析,本文研究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地区的震间地壳形变,探讨引起这种形变的活动构造与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汶川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主要结果表明:...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破裂过程,迄今为止用不同资料、不同方法和模型得到的同震破裂发布具有很大差异.我们采用地震前后GPS和InsAR观测数据得到的同震位移反演该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检验各种可能的...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
针对汶川8.0级地震的主破裂面是否以陡立倾角延伸至地壳深部的争议,我们的研究旨在明确发震断层形态随深度分布的二维结构特征, 即断层的倾角及相应段落的深度,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发震断层的孕震和发震机理. 利用子空间...
通过分析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后的GPS资料和1979?002年的水准测量资料,获得了地表同震位移场.利用这些同震位移数据,以震后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破裂数据为约束,反演了破裂断层面上的同震滑动分布.结果表明,破裂下...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本文通过处理分析该地区1999~2007年多期GPS观测数据、1972~2000年水准测量数据和1992年及2007年相对重力测量资料,获得了该区域地壳水...
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2002~2005年的4期水准测量数据、2000~2005年6期GPS测量数据以及1999年以来的定点地倾斜观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9月~2002年6月期间,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表变形很小,基本上处...
1954年7月31日,在甘肃省民勤县东南部发生了1次7级地震,震中处于青藏高原NE向挤压阿拉善地块的前缘部位,构造活动强烈.由于此次地震的记录、 地表地质调查和其他研究资料都较少,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以及孕震环境还有...
本文主要以GPS、精密水准观测和卫星SAR遥感图像分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同震位移特征.GPS数据包括:(1)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地区各类国家等级GPS网点复测;(2)沿破裂带国家天文大地网GPS复测.前者推算的同震位移测定精度...
利用渭河盆地2001—2008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结合区域构造特点建立了渭河盆地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基于此研究了区域现今地壳应力场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盆地内地裂缝群发之间的内在关系,首次基于空间大地测量定量...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年4期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8 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年4期
应用长白山火山区的水准和GPS资料,采用Mogi源模型对火山区的压力源参数进行联合反演,并考虑天池火山南侧断层的影响,利用Okada的断层位错模型对长白山火山区近年来的主要活动区天池火山的地下岩浆的可能变化进行推测,...
2002~2003年长白山火山区的水平运动缺乏中心对称性分布特征,本文采用同一深度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拉张的点源模式模拟了长白山火山区的岩浆囊压力变形源. 在介质参数为Vp=6.700 km/s,Vs=3.8700 km/s,ρ=2900 kg/m3...
介绍了中国大陆全新世活动火山喷发危险性的评价与活动性分类.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是进行火山活动性分类的基础,参照国外火山活动度水平与火山警报等级,根据火山动力背景特征与火山前兆异常特征确定了中国火山喷发危险性...
基于Darcy-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解析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抽水诱发地裂缝活动的含水层水平应变新机理,其主要观点为:受井栅的约束阻挡作用,抽水活...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年2期
对腾冲火山区1998~2000年的3期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 进而利用相关资料得出与计算有关的参数,再用多元Mogi模型反演了岩浆房的位置和大小,所得出的结果与地震层析反演结果基本相似.分析反演结果,认为火山区可能存在...
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已监测到与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有关的大幅度隆起垂直形变资料.基于这些形变资料,本研究首先利用全局搜索性能优良的遗传算法和弹性半空间单一矩形均匀滑动模型,对该地震的震源...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年3期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
[期刊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年2期
介绍了用GPS监测到的西安市南郊的地壳三维形变,并与1990年前后的传统测量结果相比较,分析了西安市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南郊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慢,但水平形变显著.观测结果与颗粒位移模型(GDM)模拟的结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