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讨会 - 2013
以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某试验区为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井震结合,进行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将于楼油层纵向上细分为2个三级层序、12个4级层序和29个5级层序,分别对应长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
[会议论文] 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 - 2015
华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南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长63砂层组形成时期该地区处于深水湖盆中部,发育重力流厚层块状含油砂体.对于该套砂体的成因目前仍存在争议,早期研究认为是浊流成因,但是随着深水沉积研究...
[会议论文] 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09
AVO (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 技术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起有落.近年来AVO技术的应用又日趋广泛,发展较快.在寻找非均质油气藏方面,AVO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横向小尺度体的模型...
[会议论文]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2006
目的对冷湖四号油田进行储层评价,了解该地区下第三系砂体的分布及控制因素.方法通过岩心观测,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解释,沉积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及其周边地区下第三系沉积相及其展布进行了研究.结...
[会议论文] 中国油气勘探六大领域进展、经验及技术研讨会 - 2005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夏盐地区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石南4、石南21、石南31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认为在从凸起到斜坡区的勘探中,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小层对比、综合储层预测、古地貌分析...
[会议论文] - 2005
西北地区石炭-二叠纪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潜力,文章利用地层古生物和岩相古地理资料,研究了该地区石炭-二叠纪古气候特征;根据古气候、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条件和有机质丰度,对主要沉积盆地含油气远景进行...
[会议论文] - 2005
为了揭示博格达山北麓新生代前陆冲断带基本构造特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将其主体构造划分为妖魔山推覆体、米泉推覆体、阜康前锋冲断带和阜康掩覆带4个基本构造单元.不同区段构造类型存在明显差别,西部构...
[会议论文] - 2005
文章在深入分析中国西北地区前陆盆地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含油气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该地区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发育与其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密切相关,由于受不同板块之间发生俯冲、碰撞或者不同...
[会议论文] - 2005
酒西盆地青西裂缝性油气田储集层为下白垩统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砂砾岩等.由于储集层段沉积相变快,岩性复杂,埋深大(超过4000 m),成岩作用强烈等地质特点,造成识别和评价储层的难度加大.文章从岩心资料和露头地质...
[会议论文] - 2005
酒西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断拗叠合的含油气盆地,盆内发育伸展、挤压、走滑、反转和扭动等5大类12种构造类型;各种构造类型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均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伸展构造类型控制了盆地烃源岩的发育;挤压构造类型形成了...
[会议论文]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 - 2001
甘肃北山下白垩统老树窝群孢粉研究程度较低,至今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老树窝群在北山老树窝剖面发育最好,至上而下分3个岩性段:上段为杂色泥岩段,厚度大于156.7m,未见顶;中段为灰黑色泥岩段,厚度为415.5m;下段为红色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