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6
2016年3月17日开始,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段西侧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出现频繁小震活动,相继发生3月18日ML4.4、21日ML4.0、24日ML4.2和25日ML3.9级地震,最高日频次达102次,属于典型的小震群活动.本文...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2012
本文收集整了1981-2010年间共计202个测震台站记录到的四川及邻区96341次地震的P波、S波震相数据,利用Hypoinverse-2000进行绝对定位,给出地震的初始位置,绝对定位后,根据其给出地震的初始位置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分别...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2012
本文采用振幅比结合少数台站初动的方法,计算了紫坪铺水库区及附近区域中小地震深度及震源机制解的变化。
[会议论文]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09
本文根据近50年郑州地区气候资料,在统计分析近50年降水、气温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基础上,采用高桥蒸发量计算公式计算逐年蒸发量,进而推算出地区降水资源可利用量,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郑州地区的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影...
[会议论文]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09
根据近50年郑州地区气候资料,在统计分析近50年降水、气温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基础上,采用高桥蒸发量计算公式计算逐年蒸发量,进而推算出地区降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郑州地区的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变化特点。...
[会议论文]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07
根据近50多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黄河中游三花区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依据可利用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影响因子与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三花区间径...
[会议论文] 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6
本文根据P、S的振幅并结合部分记录清晰的P波初动资料,求得1994~2005年川滇地区4个次级地块,即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川中地块、演中地块2.5级以上有良好地震波记录的92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已取得的中强地震的震源...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与地球深部研究2013年学术交流会 - 2013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 2013
芦山地震后,由震级估算和灾害预估,死亡人数至少在百人以上,根据预案,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实施救援.芦山地震的应急工作吸取了汶川地震应对的经验教训,取得长足的进步.集结行动快,救援迅速,超过以往.地震当天,雅安去芦...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2012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研究地震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结构、震源的几何构造等地震学中的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随着区域地震台网的密度不断提高,记录到同一地震的台站也越来越多,地震定位精度也...
[会议论文]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2012
根据2000-2010年四川地区数字测震台网以及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地震小台网地震记录进行地震精定位,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取.研究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区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过程中,发现这两个区域地震活动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2010
利用紫坪铺水库地震小台网和成都遥测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资料,研究给出紫坪铺水库区的地震活动的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分析紫坪铺水库区不同蓄水阶段地震活动的差异变化以及震源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水库蓄水的3...
[会议论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2010
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带是历史强震发生最频繁的大型活动断裂之一.针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接近强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日益增强,本文利用多年来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了该断裂带及其周边延伸区域应力场特征,以期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