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沉积学可以定义为: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精细沉积学模式为指导,通过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在地球物理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可以自动...
为了探明草本植物两两组合培养对其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影响,寻求修复V、Pb、Cd、Cr复合污染的最佳草本植物组合模式,在V、Pb、Cd、Cr4种重金属[ρ分别为14.0、0.8、6.0、4.0 mg/L]共存的水培条件下,研究蒌蒿(Artemisia s...
[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年5期
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对歧口凹陷内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将钻井现已揭示的油气藏投影到层序格架中,对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油气主要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越富集.在...
陆相重力流沉积是现今油气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发育在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的大型重力流沉积体(沉积范围达到1 700 km2)具有多物源供给、长距离搬运、多级断坡传输、沿路沉积的发育过程与沉积机理特征.以...
麻粒岩是研究地壳演化最重要的变质岩类,金红石作为麻粒岩中常见的副矿物之一,深入探究其微量元素体系特点,可为大陆地壳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根据麻粒岩金红石的基础数据(显微结构、微量元素、离子替换方式)以及地壳...
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代表了国民灾害感知的较高水平,因此了解大学生灾害感知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心理学中的感知理论,建立大学生灾害感知评价标准,采用问卷调查...
风险性、脆弱性、恢复性和适应性是自然灾害4个最重要的特性,也是灾害研究的主要方向.灾后恢复作为减灾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归纳整理了重庆旱灾报刊数据库,构建并分析了重庆旱灾系...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 蔗糖1.0 g,(NH4)2SO4 0.24 g,FeSO4 0.10 g,K...
采用FT-IR、SEM对PP-g-GMA-DETA螯合纤维进行表征,并探究纤维对Pb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52.03 mg/g;在pH为2~5时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且随Pb2+初始浓度的增...
南堡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凹陷北部老爷庙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充分利用南堡凹陷岩心、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对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
为分析准南天山山前冲断带东南侧芦草沟组上段油页岩资源潜力、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及其垂向演化规律,并预测优质油页岩发育层位,研究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准页3井油页岩进行了TOC测试、抽提、族组分分析和气相色谱-...
利用1961-2017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气象资料,根据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中定义的MCI指数,结合干旱历史记载,采用多年平均值无量纲化处理、百分位数法确定致旱因子权系数和阈值,构建与国家干旱业务体系相一致的、...
应用福建、广东、广西24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构建华南前汛期暴雨强度指数,揭示了前汛期持续性暴雨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理。研究表明: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经历了多发(1961—1972年)—少发(1973—...
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外源性胁迫.利用过氧化氢酶(CAT)以及NO清除剂(PTIO),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100 μg·L-1)影响小球藻生长的机理,并分析内源性H2O2和N...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长期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均衡状态和地下水流动模式明显发生了改变.为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系统流动模式及其对地下水均衡要素的改变规律,以平原绿洲区为研究对...
采集缺氧活性污泥进行室内微生物驯化,培养耐砷反硝化菌.把耐砷反硝化菌、营养液和吸附As(V)的水铁矿在厌氧条件下培养,研究反硝化菌代谢作用下,系统中Fe、Mn、NO-3和As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缺氧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
[期刊论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年1期
以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从区域构造特征、构造单元和构造演化3个方面对卡因迪克地区进行了论述.卡因迪克地区分为北部隆起带、中央断褶带和南部斜坡带3个三级构造单元.在北部隆起带,发育断层-地层圈闭和岩性圈...
针对大型掩体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的难点问题,从消防扑救、防火定性、安全疏散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大型掩体建筑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定性方法,以及人员双向疏散的解决方法,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探索大型掩体建...
为解决低碳源污水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的问题,考虑固体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及经济因素,选取4种固体碳源并用于处理硝化阶段出水,考察了挂膜及反硝化效果.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淀粉餐盒挂膜较明显,其余材料表面则没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