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五届年会 - 2012
PM2.5 等极细颗粒物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容易造成雾霾天气等原因,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以上海某高校高层宿舍楼为研究对象,检测了不同楼层高度迎风面与背风面楼道两侧以及不同室内通风条件下PM2.5 浓度...
[会议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第五届年会 - 2012
高层建筑格局产生特殊环境风场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CFD 技术,采用湍流RNGκ-ε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及多尺度思想,研究高层建筑群周围街道上汽车尾气污染在高层建筑间的对流扩散规律以及...
[会议论文] 中国力学大会-2013 - 201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为考虑气体稀薄性的微尺度气体传输以及考虑微电动效应的非牛顿液体传输两部分.对气体稀薄性,研究了微多孔介质中不同气体的传输规律,建立了考虑气体稀薄性与可压缩性的气体流量与压降的预测...
[会议论文]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 - 2010
本文构造了用于模拟远场边界下圆柱绕流的有限容积法(FVM)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分区耦合模型.模型中,靠近圆柱处采用多块网格的LBM,远离圆柱处采用FVM,并将计算结果同适体网格LBM以及多块网格LBM进行了比较.结果...
[会议论文]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 - 2010
近年来,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发展迅速,为研究多尺度现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模拟复杂流动问题时,如果仅采用宏观方法,则会存在一些不足,诸如无法预知微小部分的流动细节以及引入经验关联式;如果仅采用介观\微观方法...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本文将MLPG方法应用于计算二维不可压缩流动问题,提出用SUPG方法克服非线性对流项所产生的不稳定性,并用混合公式去克服或减轻产生棋盘型的压力场.通过对顶盖驱动流、突扩后台阶流动两例子的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对流项...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本文用正交分解(POD)方法对径向旋转方通道内直接数值模拟得到的湍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湍流大尺度结构和POD模态的能量分布.对于不同的工况,文中均采用了200个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湍流瞬时主流速度场作为样本.为研究浮...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应用统一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对微尺度平板均匀通道、壁面粗糙元通道、壁面非均匀非对称电势分布以及壁面非均匀对称电势分布四类通道中电渗驱动流的外加电场分布、溶液电势分布、流场以及混合物浓度在同一框架内进行...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本文对金属泡沫部分填充的水平管内R134a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质量流速、蒸汽干度和操作压力对压降和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将实验数据与传统的光管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与低质量流速的情况相比,高质量流速下...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 2009
本文建立了金属泡沫部分填充的圆柱封闭腔中自然对流数值模型,对金属泡沫填充厚度、结构参数以及Ra数对自然对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部分填充金属泡沫的流场及温度特性,得到最优的填充厚度.数值结果表...
[会议论文] 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 - 2009
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对径向旋转轴向出流的方通道内充分发展湍流混合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文中方通道壁面光滑且具有沿流向均匀热流、周向恒壁温的热边界条件,通道内流 体受恒定压差驱动且处于流动与热充分发...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2008
有限容积法(FVM)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法(MD)分别是对宏观与微观尺度现象数值研究的有效方法.结合两种方法自身优点,采用耦合算法对跨尺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采用FVM-MD 耦合算法对微通道内的液...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本文使用高速摄像机对单个气泡在静止水中的生成和上升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气泡脱离体积与流量成正比;测定了当量直径为5.51mm-7.59mm的气泡上升末速度,发现气泡直径增大,上升末速度随之增加;上升过程中气泡形状基...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结果表明,近壁区内流体密度呈现出"层状化"的特点,切向应力张量呈"振荡"分布;固液界面张力随温度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增强壁面浸润性,固液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同温壁面对近壁区(约 2.5nm-3.0nm)内流体特性的影响较大,近壁区...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采用直接模拟方法对绕截面中心轴旋转的方通道内充分发展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雷诺数Re和普朗特数分别为400(Re m=6200)和0.71.为了计算分析升浮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文中给出了不同格拉晓芙数Gr 下的主流平均速度场...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8
将分析湍流拟序结构中的最佳正交分解技术运用到流动和传热问题中,并使用最佳正交分解技术建立了物理问题的低阶模型.通过对样本矩阵实施最佳正交分解得到一组特征函数.将基函数采用Galerkin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控制方程上...
[会议论文]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6
本文采用高精度有限差分法(对流项采用五阶迎风差分,扩散项采用六阶中心差分)对矩形管道内充分发展湍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雷诺数Re,和普朗特数分别为400(Rem=6200)和0.71.计算结果表明,同传统的二阶中心差分格式...
[会议论文]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2006
本文在VOF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粗细两套网格对高密度和高粘度比率下的气液两相流动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细网格中求解流体体积函数方程,在粗网格中采用交错网格求解动量方程和压力修正方程,通过粗细网格间的数据传递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