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是描述地层衰减特征的重要地震物理参数,研究Q值对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震物理模拟中模型材料的动力学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地层衰减定量模拟的地震物理模拟方法.通过铝样验证了...
利用1993年1月份的SSM/I亮度温度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的雪水当量, 首先使用被动微波SSM/I数据19和37 GHz的水平极化数据来反演雪深, 根据积雪时间的函数来计算实时的雪密度, 由雪的深度和密度计算出雪水当量. 最后, 利用...
应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计算三维复杂环境中的感应测井响应. 其中,利用Krylov子空间不变性求解离散得到的大型稀疏复对称线性方程组. 在构造Krylov子空间时使用其系数矩阵的伪逆以改善迭代的收敛性. 迭代中,使用不完全...
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宁强地区的大安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但其形成时代却有一定的争议,成因及地质意义尚未明确.对大安花岗岩体进行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南缘的略阳火神庙地区发育—套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灰白色绢云钠长石英千枚岩和灰色黑云石英千枚岩的岩石组合.该套变质沉积岩系被前人划归关家沟组,但其原岩成岩时代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都存在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十里墩组缺少限定其形成时代的标准化石,这导致其沉积时限尚有诸多争议,并且对于该套地层物源的相关研究甚少.以西秦岭临潭地区十里墩组上段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
在地震振动作用下,结构扭转破坏是较为常见的破坏形式.文中主要研究了1种用于强地震观测的双摆式无源伺服大阻尼动圈换能地震转动加速度传感器,给出了转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特点、调理电路组成等,并且导...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年4期
开展致密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及CT扫描试验,获得不同围压作用下岩石破坏裂纹的几何形态CT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统计学等方法构建破坏裂纹形态的三维空间模型,分析不同围压对破坏裂纹几何形态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2期
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计算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不同的围岩材料对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改变隧道衬砌一定范围内围岩材料的参数,计算了隧道的地震反应,分析了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
科学合理地确定安全顶板厚度是回采铜坑矿重叠区下92号矿体的基本依据.在分析影响92号矿体顶板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和反复多次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组合下顶板的安全厚度值.根据计算结果绘...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6期
岩石在变形直至破坏失稳中的能量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致分为能量输入、能量积聚、能量耗散和能量释放4个过程.通过对不同能量转化机制的非线性关系分析,建立受载岩石能量转化随轴向应力的自我抑制演化模型,并由红砂...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5期
岩石在变形至破坏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耗散和释放.为寻找加载过程中能量的演化规律,对红砂岩试件进行4种加载速率下单轴不断增加荷载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弹性能和耗散能随应力的演化及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破坏...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年5期
基于连续采矿的顶板诱导崩落技术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大型倾斜、缓倾斜贫矿体的非传统、安全高效的采矿与空区处理技术.为研究岩体内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的发育与围岩诱导崩落机制的关系,采用前视全景钻孔电视对顶板...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7期
采矿等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地下结构稳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将数学解析法、经验类比法、相似模型试验法、数值模拟法以及现场监测法有机结合起来,提...
全球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碳源和汇的定量研究还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全球碳库储量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岩石圈、陆地生态系统、海洋...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年2期
根据砌体梁理论,上覆岩层破断以后仍可以形成能够承受载荷的稳定岩体结构,因此老顶通常以给定变形的方式作用于直接顶.这使得在老顶给定变形下直接顶成为一个混合边界条件的复杂力学问题,其位移至今尚未给出.根据"砌体...
ANSYS软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计算功能和前、后处理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通用分析程序之一.标准ANSYS程序中包含众多的材料本构模型,但尚缺少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常用的修正剑桥模型.为扩展ANSYS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计算...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z1期
地应力是漫长地质时期形成的岩体内生应力,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影响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空心包体式三轴应变计,采用钻孔应力解除法系统地对霍州矿区现有主采煤层进行地应力现场实测,得到不同位...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11期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将研究对象离散为块体单元,属于离散介质计算方法的一种.原有的DDA计算理论建立在小变形、小转动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时步的累加来模拟大变形、大转动,计算时会因此而产生误差,尤其是当块体发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