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3年中国地磁观测数据(包括135个地磁测点和35个地磁台)以及我国邻近地区38个IGRF计算点的地磁数据,计算中国地磁异常场的分布.选取两种地磁场模型作为地磁正常场,一是国际参考地磁场的球谐模型,二是中国地磁场泰...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对样品...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
2002年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45个测点的地磁三分量测量,对测量资料进行通化处理,通化时间为2002年5月5日16~18时(世界时).通化后的观测均方差分别优于1.5nT(地磁场总强度F),0.5'(磁偏角D和磁倾角I).将国际参考地磁场(IG...
根据1936.0年426个地磁测点和28个IGRF计算的地磁数据,计算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场各个分量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依据我国部分地区的1999~1915,1915~1920,1920~1930,1930~1936年间地磁偏角...
采用2000~2004年中国地区34个台站的地磁日均值数据, 计算了通日和静日的平均年变率,以及静日的拟合年变率.应用上述年变率, 建立了2000.0~2005.0年代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泰勒多项式模型和曲面样条模型.分析讨论了...
震前电磁场和大地自电位的异常是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在零磁空间对超低频段的磁场和自电位的变化进行了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揭示出电场、磁场出现异常变化的全过程,对深入认识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微观机理具有重要的...
国家地磁图作为描述一个国家领域内地磁场空间分布的基础科技产品,其选用的模型计算方法应准确合理地反映标准年代上地磁场空间分布及未来5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趋势.本文应用球冠谐和(SCH)方法,对中国地区1119个野外地磁...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菲律宾境内测量的74个点的地磁场数据,利用球冠谐和、泰勒多项式两种方法建立了2005.0菲律宾及周边地区地磁基本场模型,得到了菲律宾地区X、y、Z、D、I、H、F七个分量的分布.两种模型反映的同一...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年6期
对混凝土样品受压破裂过程中的电磁现象进行了实验,发现样品在单轴压力下出现微裂纹时伴随有电磁脉冲信号出现,开始产生这类信号的时段在混凝土破坏强度的80%左右.在混凝土样品即将解体之前,电磁信号频带较宽,幅度也较...
实验观测到了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宽度为4ms~16ms,幅度为0.1mV~1.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
根据2003年中国地区的135个测点和35个台站的地磁数据,建立了2003年中国及邻区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和球冠谐模型.在模型计算过程中,细致地分析了模型的截断阶数和边界约束对模型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地磁观测...
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磁震资料发现,对于M5.0~7.8地震,在距离震中3~ 246 km的测点与台站上,观测到了地磁总强度与垂直分量的震磁信息,其幅度为8~20 nT,而前兆时间为20 d~2 a,这种震磁前兆信息是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依...
2015年6月22日~7月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第26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2015年6月14~ 18日于中国台湾台北召开了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这两次大会展示了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的新进展.在这...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各有关大学,在美国西部、特别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及其临近地区布设了包括地磁在内的地球物理观测网,用以监测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地磁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5.2~7.3级地震,在离震中3~50 km的观测...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磁基本场测量和相应的"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显示,震中周围100 km范围内存在显著的"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而该异常在"1...
国际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工作组(EMSEV)于2001年在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及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自2001年起,EMSEV一直致力于地...
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1)是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联合会(IAGA)于2009年12月提出的最新与比较准确的IGRF.根据IGRF-11模型,计算了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长期变化(SVc).IGRF-11所描述的2005-2010年中国地区地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