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作为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定量检测上海市大气PM2.5中单羰基和二羰基化合物,共检测出5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单羰基化合物中浓度最高...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利用涂布五氟苄基羟胺(PFBHA)的Tenax-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取主动采样的方式采集大气中羰基化合物,再经溶剂洗脱和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成功检测到14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与甲...
[期刊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11期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作为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定量检测上海市大气PM2.5中单羰基和二羰基化合物,共检测出5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单羰基化合物中浓度最高...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学报 》2012年11期
利用涂布五氟苄基羟胺(PFBHA)的Tenax-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取主动采样的方式采集大气中羰基化合物,再经溶剂洗脱和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成功检测到14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与甲基乙...
[期刊论文] 《分析化学》2011年11期
建立了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 Annular denuder/filter pack system)和2,4-二硝基苯肼(DNPH)-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集和检测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DNPH作为吸附剂分别涂布在环形溶蚀器的内壁和3层滤膜...
[期刊论文] 《分析化学》2010年11期
以2,4-二硝基苯肼作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大气细粒子(PM2.5)中二羰基类化合物.以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为目标化合物,对二羰基类化合物采样条件(采集时间,流速等)、样品处理及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
[期刊论文] 《色谱》2010年1期
利用醛基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得到的腙产物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醛溶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表明,DNPH衍生乙二醛成腙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70 ℃, PH 1.75, D...
以三聚氰胺和乙二醛等为原料,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三聚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乙二醛用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脱色絮凝剂的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期刊论文] 《分析试验室》1998年5期
首次报道利用醛基的成肟反应以及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试验表明,在8.2*10-6~5.9*10-5MOL/L浓度范围内,乙二醛溶液遵守BEER定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1.1...
[期刊论文] 《广东化工》2010年7期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是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热点.二羰基化合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二羰基化合物在液相中发生聚合反应,在液相中的分配大于Henry定律的预测值,影响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通过二...
[期刊论文]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2005年1期
[期刊论文] 《发光学报》2014年1期
以罗丹明B、乙二胺和乙二醛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识别Fe3+的分子探针(fluorescent probe,FP).用核磁和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FP对Al3+、Pb2+、Cu2+、Cd2+、Mn2+、Hg2+、Mg...
[期刊论文] 《发光学报》2014年1期
以罗丹明B、乙二胺和乙二醛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识别Fe3+的分子探针(fluorescent probe,FP).用核磁和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FP对A13+、pb2、Ca2+、Cd2+、Mn2+、Hg2、Mg2+...
[期刊论文] 《河北工业科技》2007年5期
利用醛基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成肟反应产物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乙二醛溶液浓度在8.4*10-6~7.2*10-5 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得出了回归方程,平均回收率为101....
[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11期
乙二醛是大气中一种重要挥发性有机物.它在大气中气相、水相及二次无机酸性颗粒物表面反应均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然而乙二醛与沙尘非均相反应研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α-Al2O3)颗...
[期刊论文]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87年5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和某些微生物能够通过乙醛酸途径将脂肪转变为糖.最近,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了类似的代谢途径.丙酮似乎是连接脂肪酸降解和由乳酸,或丙酮酸进行糖异生之间的"桥梁"分子. 大多数生物化学教科书都认为丙...
以双氰胺和乙二醛等为原料,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双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DG).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乙二醛用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双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6年2期
乙二醛酶 I(glyoxalase Ⅰ,简称 GLO)又称为乳酰谷胱甘肽裂解酶(lactoyl-glu-tathione lygase),是乙二醛酶系中的第一个酶.这个酶系广泛分布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催化α-酮基醛类转化为α-羟基酸.自从1975年 K(?)mpf 等...
本文结合两个使用不同工艺生产乙二醛工厂的生产数据和现状,依据化工生产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乙二醛生产工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