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年9期
针对预应力锚杆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弹性理论轴对称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引入锚杆影响范围内岩体平均轴向应力(平均轴向应变)假设的条件下,推导锚杆在完全黏结条件下界面剪应力分布公式;以此为基础,在考...
[期刊论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年6期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的高效去污能力基于独特而复杂的作用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湿地基质、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高度协同作用.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
以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为研究对象,应用GH3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CPP对甲状腺激素的干扰效应;应用重组甲状腺激素受体(TR)基因酵母实验和GH3(TRβ-)细胞增殖实验结合实时定量PCR技术初步探究TCPP甲状...
地形条件、启动机制和岩性条件是滑坡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汶川地震诱发的215处体积>1×104m3的未完全受阻滑坡的运动场地地形条件、岩性、地震烈度、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分类指标,分析各影响...
大气颗粒物(PM)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其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暴露—效应关系。本文简述了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和来源,从大气颗粒物的呼吸系统毒性、心血管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系统地...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年12期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洞群规模巨大,布置复杂,且位于3条大断层及多组节理切割的高应力地质体内.多洞交叉大型洞群多步开挖强卸荷过程中,主洞室结构面或断层破碎带的支护方式、参数选取与优化以及支护时机的确定是影响整个...
人工高切坡开挖常常导致边坡失稳破坏,甚至诱发滑坡发生,为此提出了高切坡超前锚杆支护的设计新方法.超前支护锚杆能够约束边坡变形和开挖卸荷带的发展,维持边坡的稳定,对超前支护锚杆的作用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年1期
利用自行研制的尾矿细微观力学与形变观测试验装置,研究尾矿充水过程、荷载作用和排水过程中孔隙水的运移特征及其对尾矿细观结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尾矿水位线实际达到高度大于计算获得的水位线高度;受荷载作用,充水...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8期
为探讨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效果及机制,对陕西省吴堡—子洲高速公路上3座黄土隧道中的48根锚杆应力进行现场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黄土隧道在钢架支护条件下,拱部系统锚杆受压且应力值较小;拱脚处锁脚锚杆以受拉为主,...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年2期
通过对堆积层边坡不同稳定性演化阶段的变形性质和基本构成的分析,发现堆积层边坡表层位移矢量角是由整体滑移矢量角、压缩位移矢量角、塑性变形位移矢量角及蠕动变形矢量角构成.且其构成比例是随着边坡的不同位置及不...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年z2期
岩石地下工程支护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分析卡斯特纳方程和围岩-支护作用机制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包括:(1)模型对支护反力的产生及其支护时机、加载路径等力学处理不具有工程实际意义.(2)由卡氏方...
对软土地区的管桩竖向承载力试验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逾70%的管桩实际采用的竖向承载力不足管桩桩身强度的50%,未能充分发挥管桩桩身材料具有较高强度的优势.开发了适用于软土地区的扩孔灌浆管桩专利技术,通...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10期
水-岩石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鉴于水对裂纹的强敏感特性,利用这种特性探讨岩石的一些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现行广泛采用的试验方法有真、假三轴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理论和加载测量技术,提出真、假三轴试验在无水压...
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充填高度时的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分层内随着充填高度增加,结构稳定性具有如下规律:(1)人工顶柱拉应力最大值逐步降低,受力状况逐步得到改...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年z1期
植物根系在岩土介质中受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确定其加固能力十分困难.根据植被护坡作用机制和应力、应变模式分析,建立加固作用力学模型,导出植物根系的抗滑力一般计算式,并推导植物根系加固能力的计算式.
结合矮寨悬索桥的工程实践,采用MIDAS/GTS对茶洞岸锚碇和下穿公路隧道之间的相瓦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开挖阶段锚-隧相互作用程度具有不对等性,即锚-隧影响大于隧-锚影响.在设计大缆拉力荷载作用下,下穿隧道的存...
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应用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等原理对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和普遍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地图代数和空间关联分析、相邻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形成过程和相关空间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上海城市土地利用...